近日,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博士Stephanie Cheng通過對15.5萬余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美國博士研究人員的分析發現,博士后的經歷并不能顯著提高科研人員獲得終身職位的機會。
實際上,每多做一年博士后,平均終身收入減少3700美元(約合人民幣23578元)左右,而這還沒算上做博士后的時間成本。
做了博士后,平均終身收入反而更低?
為了回答一個經典的問題:博士畢業,繼續做博士后是否具有經濟和職業意義?
Stephanie Cheng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及博士研究生的調查,對1960-2013年的數據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分析結果近日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s Research)的會議上發布,目前尚未發表。
據該項調查分析,與讀完博士直接工作的人相比,盡管博士后可以以同等或更高的起薪進入固定職位,但他們30年的工資增長不足以彌補在職業生涯早期的低工資。
Cheng告訴《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有很多博士后轉向產業界,但博士后的經歷對產業界來說沒什么價值,他們不會因此提高薪資。博士后必須要趕上那些更早進入該行業的人。
Cheng說,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所有STEM博士在美國各個研究生院待的時間增加了2年多。從1960-1980年的6年左右,增加至2000-2013年的8年左右。對于化學博士來說更加明顯,這一數字從20世紀70年代的5年左右躍升到2013年的7年左右。
她解釋說,這一方面由于理解學科可能需要比過去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為了獲得聘用,STEM博士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做科研和發表學術論文。
終身教職競爭帶來博士后“內卷”
Cheng說,為了增加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家博士期間花費的時間更長,以發表更多、更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Cheng還發現,STEM博士獲得終身學術職位的概率大幅下降,從1960-1980年的不到43%,下降至2000-2013年的25%左右。就化學領域來說,這一比例從20世紀60年代的36%下降到2013年的10%。生物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這一比例降幅達36個百分點。其它領域也有著相似的情況。
“傳統上,與生物學相比,化學與工業界的聯系更為緊密,但化學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像生物學,越來越多的化學博士通過做博士后來過渡到非終身制的行業職位。”Cheng說。
她指出,這種趨勢令人擔憂,這可能意味著,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化學行業市場正在萎縮,或者說化學和生物學正在交織在一起,使得化學專業學生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走上職業道路。
STEM博士的終身職位減少的后果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選擇非終身職位。比起終身職位,非終身職位的穩定性要差得多,薪酬也要低得多,只比博士后的待遇稍微好點。
博士后,值得做嗎?
Derek Lowe是一位藥物化學研究者,他曾撰寫過關于藥物發現和制藥行業的熱門博客(IN THE PIPELINE)。他擔心,盡管博士們獲得過高度專業化的培訓,但仍會在這些不穩定、薪酬較低的博士后工作中花費更長的時間。
“現在獲得任何學術終身教職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大學非常依賴兼職教授和助理教授,其薪水并不高,福利和終身教職員工也不一樣。”他說,“如果你想在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得到終身教職任命,這就像想去NBA打球一樣。”
Lowe表示,如果能獲得一個富有魅力的博士后職位,也可能會創造出更有利的機會。“如果你進入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室,我認為這確實有助于未來獲得終身職位。”
最終,Cheng選擇了一份行業工作,接受了一家經濟咨詢公司的職位。
“最終我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終身職位。現在回想起來,我并不完全確定終身職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Cheng說,“現在的工作和我在博士期間所做的工作不完全對口,但有著我喜歡部分——有趣的項目、有趣的問題、進行數據分析。”
Cheng認為,在規劃職業道路時,STEM博士需要考慮到這些事實:自己在學術研究中的價值、多做一年博士后是否值得、是否還有其它可供選擇的途徑,這都很重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297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