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多年的辦學經驗已經告訴我們,經費是大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想要辦好大學,錢絕對不能少。
▎2019決算數據,哪所高校捐贈收入最高?
社會捐贈是高校辦學經費的重要來源,也是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指標。高校受捐贈金額的多少,往往與學校的聲譽和辦學實力成正比。
近年來,高校獲得巨額捐贈的媒體報道層出不窮,社會力量捐資助力高等教育發展已蔚然成風。
青塔團隊根據140所“雙一流”高校信息公開網上發布的2019年決算數據,統計分析了51所公布具體捐贈收入金額的高校情況。
其中,清華大學以8.4億元的獲捐贈金額排名第一,不愧國內頂尖高校;北京大學以2.7億元的捐贈收入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復旦大學,決算捐贈收入超過2億元。
2019年決算捐贈收入超過1億元的,還有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
▎校友捐款,高校捐贈收入的主要來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
高校培養出的杰出人才,在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后,都會選擇以捐贈的方式回饋母校。
一直以來,校友捐款都是高校獲得捐款的主要來源。
電子科技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1986級校友、重慶博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新翔捐資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以支持電子科技大學的發展。
深圳大學35周年校慶之際,騰訊四位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許晨曄,以騰訊創始人校友團隊的名義,聯合向母校深圳大學捐贈3.5億元人民幣,共同發起設立深圳大學人才基金,所捐款項將作為深圳大學人才基金的首筆啟動資金。
圖|校友陳一丹代表騰訊創始人團隊與深圳大學李清泉校長握手。
如果說優秀企業家校友在招生和就業方面青睞同校學生屬于“隱性貢獻”,那實打實的大手筆捐贈,無疑是校友對母校的最直接的貢獻。
高額的捐贈收入對學校建設來說,是辦學發展的一針強心劑。
人大校友、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向母校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
浙大校友黃崢及拼多多創始團隊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美金用于前沿科技探索。
北大校友、中公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永新和他創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會捐資10億元設立北京大學中公教育發展基金,全面支持北大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和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發展。
這筆贈款是北京大學自建校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個人捐贈,同時也是最大一筆校友捐贈。
▎捐款收入,高校辦學的重要資源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批人先富了起來,他們中一部分人選擇捐贈高等教育,助力中國高校發展。
國內著名房地產企業萬科,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萬科表示,將捐贈2億股股票給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用于設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科發展專項基金”。
以萬科目前股價算,此次捐贈的2億股萬科股票當前市值約53億元人民幣,這是目前國內對高校基金會的最大金額的單筆捐贈。
圖|清華獲萬科捐贈,共建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除了“真金白銀”,有的捐贈方選擇為高校發展提供硬件支持。
北大120年校慶之際,校友李彥宏向北京大學捐贈了現金和實物共計6.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價值2.6億元。
福州大學創新發展與“雙一流”建設論壇開幕式暨福州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上,校友、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向母校捐贈3億元,包括1億元的泰禾基金,以及捐建價值2億元的福州大學旗山校區音樂廳;另一名福州大學校友高榕泉,為學校捐建1.6億元的學術交流中心和1000多萬元的宏暉文體綜合館。
▎轉變辦學思維,豐富多元收入來源
校友和社會捐贈是大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大學彰顯其辦學實力與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當國外高校把捐贈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時,中國高校只將其作為“必要補充”。從國內高校的“錢袋子”構成來看,各類財政撥款仍然是高校運作經費的主要來源,社會捐贈占比不大。
多元的收入來源更能促進高校的辦學發展,高校不能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逐漸減少對傳統的財政撥款的依賴,有助于高校提高財政自主性,提升辦學自主權。
相較于傳統“等、靠、要”政府撥款的思維慣性,高校必須轉變辦學理念,以爭取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辦學。
圖|西湖大學,由社會力量舉辦的、定位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的民辦大學。
2020年10月,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80號(教育類404號)提案答復的函》,“鼓勵‘雙一流’建設高校多渠道籌措社會資金加快發展”。
教育部鼓勵各級財政通過完善社會捐贈收入財政配比政策,引導和鼓勵包括“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內的各級各類高校吸引社會捐贈,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無論主動被動,高校吸收社會捐贈、走向辦學資金來源多元化已是必然的趨勢。
高校要想發展,該自己支棱起來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