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產業化生產線于2016年6月建成,現已在輕武器、軍工裝備、軌道交通、石油裝備、汽車、煤礦機械、模具等領域應用,截止2021年底,該項目已為申報單位創收6000萬元,并為使用單位帶來近100億元的間接效益。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受理發明專利4項(含國防專利1項),發表論文17篇。隨著本項目的推廣應用,將推動和提升我國表面改性技術領域行業進步,促進產業化升級,提高零部件品質和裝備水平,提升國際競爭力;將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取代鍍鉻,解決重金屬污染難題,延長零部件使用壽命,節約資源消耗;本項目將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