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學術論文數量如滾雪球般逐年增大的情況下,對于大多人而言,想發表一篇頂刊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學術界往往有這樣一個潛規則:在稿件質量相當,甚至還略低一些的情況下,當作者名單中出現大牛時,稿件的錄用率會大幅提升。
近期的一項研究更是對此進行了證實。
想象一下,你作為審稿人收到一篇論文,作者屬于領域大牛。相較于籍籍無名的作者,你會更傾向于推薦這篇論文發表嗎?
九月份發表的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如果是大牛作者,審稿人推薦發表率是新手作者的6倍!
“影響真是太大了!”這項研究的作者奧地利格拉茨大學斯特凡·帕蘭說。“每個人都覺得有影響,但這個影響真的是太驚人了!”
帕蘭關于“身份偏見”的研究支持了雙盲評審的觀點,即審稿人的身份對作者隱藏,反之亦然,這樣可以產生更客觀的結果。“我認為雙盲法是可行的。”帕蘭說。他是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的編輯,而該刊使用強制雙盲評審。
之前,已經有很多研究揭示了審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篇均,例如性別偏見(在這種情況下,男性作者比女性作者獲得更高的接受率)和地位偏見(在這種情況下,知名度較高的作者得到提升)。
目前,科學期刊最常用的審稿方法是單盲評審,作者不知道審稿人的姓名。例如,在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Wiley,1500多種期刊中有62%使用單盲評審,而只有37%使用雙盲評審(剩下的1%使用三匿名模式,其中審稿人是匿名的,作者的身份對于審稿人和處理期刊的編輯都是未知的)。
但是帕蘭也承認,雙盲評審實際上在邏輯上很難實現:作者經常在研究中不小心暴露自己;審稿人通??梢圆聹y作者身份或在谷歌搜索中找到論文;強制執行會給編輯增加大量的工作量。
作為一名期刊編輯,帕蘭希望在他的期刊中檢查雙盲評審的影響。他找到諾貝爾獎獲得者Vernon Smith(弗農·史密斯),看他是否有論文正在撰寫,是否愿意參與實驗。
史密斯同意了這個要求,然后和他的一個同事薩比歐·伊努瓦(Sabiou Inoua)提交了一篇論文。薩比歐·伊努瓦剛剛進入該學術領域不久,還沒有什么名氣。
為了測試,帕蘭和他的同事邀請了3000多人來評審論文,有時會透露兩位作者中的一個或另一個名字,有時兩個都不透露。印在論文上的名字影響了人們是否愿意評審它:邀請接受率從薩比歐·伊努瓦姓名被披露時的29%攀升至史密斯姓名被披露時的36%。
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身份明顯影響了審稿人對論文的看法。當史密斯的姓名未公開時,拒稿率提高了近三倍!及拒稿率從23%(當史密斯姓名被披露時)提高到65%(當只有薩比歐·伊努瓦姓名被披露時)。而當史密斯的作者身份公開時,建議直接接受這篇論文或稍加修改的人數飆升了6倍——從10%上升到59%。
對論文作者高地位的了解可能會影響審稿人的意見:這可能會提高他們接受違反直覺的結果的意愿。帕蘭的研究發現,在被問到的所有六項指標上,審稿人的觀點都發生了變化,包括主題的價值、信息的新穎性以及結論是否得到支持。帕蘭認為,這些東西不應該受到作者身份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94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