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市中心規劃中的80層木質摩天大樓
道格拉斯冷杉(花旗松)堪稱自然界的工程奇跡。只有幾毫米長的死細胞組成了高達100米的樹干。在狂風暴雨面前,它依舊可以巋然而立,并足以支撐自己160噸的龐大身軀。
而要論比強度,冷杉木制成的木梁是鋼筋的3.5倍。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一棵樹可以吸收達自重一半的質量的碳,并化為己用。另外,冷杉木材則可以被雕刻成幾乎任何形狀。
就在距離加拿大冷杉林不遠的地方,一棟特殊的建筑悄然聳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建筑,坐落于距離溫哥華市中心幾公里遠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
建一座木高樓
工人正在為這座18層的高樓完成最后的建造工序。這座樓四四方方,雖然其貌不揚,但這代表了建筑領域的一次飛躍:因易燃、脆弱、容易形變而退出的木材,重回建筑材料舞臺。
《科學》雜志報道稱,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建筑師,正在努力將木材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重新帶入現代化城市中。而木材加工技術的革新與環保意識的增強,激勵了這種理念,他們試著推動木制建筑的限高節節攀升以及木材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我們還處于初步嘗試階段,”溫哥華的建筑師Michael Green說,“就目前看來,我挺享受這種類似120年前‘鋼鐵革命’時的感覺。”
目前看來,溫哥華的這座建筑在“世界最高木結構大樓”的寶座上坐不了多久。因為工程師們正在構思和設計高達80層的“木制摩天大樓”,那時,木質建筑就能與鋼筋混凝土大廈并肩站立了。
實驗室研究讓人們能窺見木材在21世紀城市中的應用潛力。科學家正在進行耐力測試,檢驗和更新木門、木墻、木梁、木天花板加工工藝。他們目標只有一個:讓木材更安全,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來。
2013年,Green設計的喬治王子城設計中心就是一座29米高的木質建筑,也是當時北美地區最高的現代木質建筑。之所以這個“最高”是帶很多修飾詞,是因為Green辦公室不遠處就有一座111歲的木質建筑,34米高。該建筑使用了大量冷杉木材。
Green也承認:“我只是在努力達到幾百年前的建筑水平,很難有成就感。”
木質建筑的真正衰敗起始于19世紀末,那時,人們開始建造摩天大樓。木材的缺點也被暴露無遺。木質細胞有點像海綿,在吸收和釋放水分時會出現膨脹和收縮。與鋼筋相比,木頭脆弱、易折,形變完全無法預計,它會長蘑菇,還會燃燒。
防火工程師及英國奧雅納公司木建筑專家David Barber指出,在1851年和1906年的美國舊金山;1871年的芝加哥;1872年的波士頓:火焰在吞噬了無數房屋之后,也燃盡了木材作為現代大型建筑材料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最終淪為郊區低層住宅的材料。
然而,建造現代木質高建筑所用的多層復合板,與自然木材相去甚遠。與樹木粗削不同,它由不同層、纖維方向垂直的木料膠合而成。對于高建筑而言,一個重要的創新就是交叉復合木材(CLT)。
各有利弊
這種材料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歐洲,相對于傳統木料,它的強度更大,抗形變、組合使用效果更佳。CLT能在18米的跨度內保持堅挺。溫哥華FPInnovations 實驗室資深工程師Erol Karacabeyli提到, “CLT有點像觸發器,”能讓高層木質建筑一觸即發。
盡管CLT已經出現了1/4個世界,但高大的木制建筑才剛剛開始成型。美國農業部森林產品實驗室建筑和火災研究負責人Sam Zelinka指出,這也和當前環保熱點及計算機技術進步密不可分。“木材代表了可持續性和綠色環保。”他說。
樹木可以固碳,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然而,制作鋼筋混凝土,則需要碳的燃燒,產生碳氧化物。來自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一份報告表明,同樣一座建筑,木質會比鋼筋混凝土節省1/3的碳消耗。
2014年,《可持續林業雜志》的一項調查發現,全球范圍內,如果復合木板能取代鋼鐵,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會減少15%~20%。“這很驚人。”來自耶魯大學全球林業可持續研究所的報告主筆Chad Oliver如此評價。
當然,質疑的聲音也不少。美國伯靈頓市佛蒙特大學的William Keeton在2010年研究發現,在過去一個世紀里,在新英格蘭,未開發的森林能比相同大小、被大面積開發的森林多儲存了1/3的碳。他還警告說,
目前木材和鋼鐵,決不能簡單地一對一交換,例如,材料會影響設計,原本用鋼鐵能非常容易達到的設計,換成木材就可能困難得多。“木材不是萬能的,”Keeton說。
而且,木材的大量使用可能會對森林產生極大影響,Oliver 估計,將鋼筋全部換成木材,可能需要消耗40%的每年生長的森林,這計劃相當于目前木材砍伐量的3倍。“可能會給地球的森林系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他說。
木質環保革命將會到來
但用木材蓋高樓突然變成了一種競賽。除了溫哥華這幢學生宿舍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幢21層的木制住宅樓也正在規劃中,并將于2017年破土動工。今年4月,英國劍橋大學建筑師兼結構工程師Michael Ramage發布計劃,稱將在倫敦建造一座80層的木制摩天大樓。他預計這座高樓將在10年內建成,他正在和助手們討論是否要在建筑中加入鋼質連接器。
當然,在北美許多地方,木頭都不能通過當地的消防驗收。溫哥華的學生宿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建造者必須要向政府申請特別豁免權。當然,他們也必須作一些額外安全措施,比如在木板層中隔入石膏層,一些建筑的內核也換成了其他材料。
“除非這種設計最終被建筑規范允許,否則純木建筑不可能推廣開來。”來自溫哥華一家咨詢中心的工程師Eric Karsh說。
實際上,與其說木制建筑現在正在被廣泛接納,倒不如說它們還處于實驗階段。目前,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正在一絲不茍地對木質建筑進行測試,以便未來建筑規范能對其更“友好”。溫哥華的木制學生宿舍表面將會布滿各種位移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以便觀察在400個學生入住以后,這座建筑是否可以經受住考驗。
與此同時,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科學家計劃在2020年建造一座10層的木制建筑,并研究其防震特性。另外還有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木制建筑的防爆性。還有人計劃模擬CLT公寓的內部燃燒情況。
Barber還提到,對于消防工程師而言,把樹枝易燃的概念,引申到巨大的木材上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巨大的木制結構,不僅承受火焰的能力不低,甚至在它真燃燒起來時,燃燒速度反而更容易判斷。他指出,科學已經證明,這將有助于更好地設計逃生方案等。
這些努力初見成效,在北美一些地方,建筑規范開始慢慢接受木質高樓。同時,一些美國建筑師個開發商則更進了一步。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建筑師Alan Organschi計劃在紐黑文市市中心的4個街區建設6~8層不等的木質中高層樓樓群。
“如果我們未來可以高效而穩健地建造8到10層高的木制建筑的話,就會具有深遠的意義。至少,它能鼓勵我們去思考如何將城市建造地更環保。”Organschi說。(張章編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