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本寶寶被鋼鐵行業的業績給“嚇傻了”。先是中鋼協下屬大中型鋼企1-10月主營業務虧損720億,然后又被曝出“鋼鐵業欠銀行1.3萬億,按現在的利潤1327年才能還本”。呵呵,1327年意味著得從唐朝武則天主政的時候開始還。
好吧,看鋼鐵業嚷嚷了(或者說“被”嚷嚷了)這么多年的“寒冬”,這回真是一時半會“緩不過來了”。說實話,真是為正在體驗刺骨“寒風”的材料技術人才們捏了一把汗。
那么問題來了,鋼鐵業幾十年時間突發猛進,打下“中國第一河北第二”的鋼產量版圖,結果“用力過猛”落得給“巨虧”、“過剩”的局面,是不是與此同時我們的鋼鐵技術版圖也取得與產量相當的位置呢?當然沒有!
在做計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把最重要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列出來(說通俗一點,就是沒什么才求什么),《中國制造2025技術路線圖》也不列外。那么我們可以從中看看,我國鋼鐵技術里邊還有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技術路線圖中,新材料中涉及到的鋼鐵材料一共是9種,都是特殊用途、特殊性能的鋼材料。
自主問題尚待解決
在9種鋼材料中,明確提出解決自主問題的有三種,分別是特種耐蝕鋼、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高性能海工鋼。來看看都是怎么說的
特種耐蝕鋼:全面提高我國耐蝕鋼產業技術水平,并構建自主知識產權的耐蝕鋼材料體系。關鍵技術包括深海工程用特種鋼和耐蝕合金部件自主制造技術。
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先進裝備用關鍵零部件用鋼鐵材料國內自給率2020年達到80%,2025年力爭全部實現自給,關鍵零部件壽命提高1倍以上。
高性能海工鋼:高端海工鋼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從目前的不足50%提升到90%以上,采購成本較進口材料降低20%以上。
對于整個先進鋼材料,技術發展路線提出了這樣的發展目標:
2020年先進鋼鐵材料關鍵品種自給率超過85%,大部分產品性能質量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025年自給率達到95%以上,大部分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世界領先,形成2-3家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鋼鐵集團。
這說明,雖然只有三種鋼材料明確提出了自主化,但并不僅限于此,而是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
體系不完備
不僅僅是鋼材料的生產技術難題尚未攻克,部分產品相應的配套評價、規范也沒有完備,提到這方面的有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和高性能海工鋼。
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突破先進裝備用高性能軸承、齒輪、工模具、彈簧、緊固件等用鋼的材料、設計、制造及應用評價系列關鍵技術
高性能海工鋼:通過690MPa級低預熱焊接特厚板及無縫管(100mm)以上,420-460Mpa級可大線能量焊接厚板、R6級大規格錨鏈鋼的研發、生產、應用技術和規范標準研究,實現工程化示范考核。
生產技術能耗高、不環保
時不時“霧霾圍國”,已經讓社會將環保提到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技術發展路線圖,也提到了這一點。
軋制復合板:開發符合組坯工藝、高效焊接、在線固溶等軋制復合板關鍵技術、解決生產優質坯料厚度500-900mm的產出率低、能耗高技術難點。
關鍵技術:復雜、極端服役環境下環境行為研究、潔凈化冶煉技術、組織性能精細控制和精確成形、生態鋼鐵材料高效、綠色制備關鍵技術及裝備關鍵技術。
同樣,需要解決能耗高、不環保的鋼材料,絕不僅僅只是軋制復合板。鋼鐵行業被視為“污染大戶”(當然也并沒有冤枉它),每次北京要造“XX藍”的時候,河北的鋼企都會“菊花一緊”。而頻繁地“霧霾圍國”,讓環保更加深入人心,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未來,帶在鋼鐵上的這個“環保緊箍咒”只會越來越緊。
性能問題
技術路線圖對很多鋼材料的性能指標提出了要求,例如新型超高強韌汽車用鋼,強塑積達到20-50GPa%;350km/h以上高斷裂韌性、高疲勞性能車輪鋼,30-40噸軸重重載貨車車輪用鋼,承載壽命2-4億噸級快速重載鐵路用鋼軌,新型熱處理貝氏體鋼軌抗拉強度不小于1400Mpa,延伸率不小于10%等等,這里就不詳述了。
提出這些性能指標,要么是目前技術水平尚未達到,不能滿足相應特殊領域的要求,要么就是國內水平尚未達到,拱手讓與國外。
總體而言,鋼材料技術遠沒有產量那么光鮮,仍然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
不過,這些問題并不是簡單地可以用文件下發、政策支持就能搞定(如果這樣可以地話,鋼鐵業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個局面),而需要大批研發人員、巨額的研發費用來攻克。只是,這些問題沒有在當年鋼鐵業賺得盆滿缽滿的情況下解決,反而要在效益巨額虧損、產能過剩仍然越演越烈、對研發人才的吸引力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攻關,難度系數還真是不一般地高啊。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