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 年來,在我國由于冶金、化工、能源(火電)、交通(汽車)、造紙等工業,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對自然環境的污染,不僅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使材料的腐蝕速率迅速增加,設備、構件、建筑物等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我國局部地區雨水 pH 值已降低到 3.2-3.8,導致普碳鋼的腐蝕速率增大 5-10 倍;對混凝土建筑物的腐蝕破壞大大加速。據統計,我國年材料腐蝕總損失高達 10000 億元人民幣。
根據材料的環境腐蝕數據和腐蝕規律與機理研究結果,發展各種防護技術,指導和保證材料的科學使用,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可節約材料,節省能源消耗,減少腐蝕經濟損失 25%-30%,根據目前我國的防腐蝕水平,能達到上述范圍的下限,則每年產生約 2500 億元人民幣的效益。同時,避免和減少腐蝕事故發生,延長設備與構件的使用壽命,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