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機的涂裝,一直以來備受軍事愛好者關注,當然,鼓吹“涂裝無用論”的也大有人在。事實上,每一架戰斗機涂裝都不是隨意為之,里面都大有深意,其中大部分是出于提高戰斗機作戰能力,但也有特定歷史環境下集體主義色彩的痕跡。下面先說說戰斗機的涂裝的主要功能:
一是便于隱身,適應機種任務
涂裝實質上是一種光學隱身技術,它將飛機與背景融為一體,使敵方難以發現和識別。為提高飛機在不同活動區域內的隱蔽能力和適應性,現在戰機的涂裝已從單色逐步發展到多色,并根據地域和空域特點而改變顏色。在海上作戰的艦載機一般以淺灰色、淺藍色和白色為主。
截擊機專門用于在空中截擊入侵的敵機或巡航導彈,在高空飛行時,由于機身上的光散射很強,為減小與背景的對比度,通常采用暗灰色的單色涂裝。攻擊機擔負低空攻擊任務,多使用與地面色彩相近的涂裝。
二是保證高可視性
訓練、救援和試驗飛機要求色差明顯,與背景對比度大。搜索救援飛機通常采用高可視性的橙色和白色,教練機普遍采用機身上白、下紅、紅色翼尖的涂裝,使教員能清楚地觀察到飛行情況。
三是消除視疲勞
色彩、光亮度和時間等因素是引起飛行員視疲勞的重要因素。為消除或減少飛行員視疲勞,在座艙前部涂有反射率差、吸光好的防耀眼顏色,一般為黑色或深灰色。
四是防曬
防曬也是戰斗機涂裝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強烈的日光照射,使機內溫度升高,不利飛機維護和運行。比如美軍在有關的軍用規范中就將白色和灰色列入飛機的防曬色。
五是弘揚軍威
還有就是弘揚軍威了,軍用飛機上往往噴涂一些標記、圖案、飛行員姓名及其擊落敵機的數量,以提高戰斗人員的士氣,如二戰中P-40上繪制的虎鯊涂裝。
下面就來盤點一些最具特點的戰斗機涂裝:
上世紀60年代,中國空軍戰機上就出現了個性化的標語,上圖中這架殲-6戰斗機右側機頭印有“務殲入侵之敵”的大紅色標語,同一時期中國空軍戰斗機多印有“為人民服務”等標語,這是具有非常強烈的時代烙印的涂裝。
這一時期的戰斗機涂裝受某運動影響比較嚴重,滿是語錄。
甚至連生產批次編號都沒有位置寫了,只好放在機尾處。雖然這一時期的戰斗機涂裝具有很強的ZZ色彩,但也是別具一格。
到了90年代,中國空軍各部隊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結合各自實際制作了一系列個性化標志噴涂在機身上,一時間形成了非常豐富的機身logo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處東北的空1師使用了沖擊性十足的“東北虎”作為徽章,從此“虎頭獅”的稱號不脛而走。
▲“東北虎”標志的蘇-30戰機
▲空1師殲-7E的“東北虎”標志
“雄鷹地球”徽章,同樣是中國空軍戰斗機的一個極具特點的標志,上圖為蘇-30MKK戰斗機上的“雄鷹地球”徽章,遠處的殲-8B三機編隊為剛剛引進的蘇-30MKK慶賀。
▲涂有“雄鷹地球”徽章的殲-7E
比較可惜的是,在2005年,中國空軍各部隊取消了個性化涂裝,我國的戰斗機涂裝再度回到了千篇一律的狀態。在2009年大閱兵時,空2師的殲-11在涂裝設計上“耍”了點小聰明,機身側面涂有鮮明的國旗標志,實際上國旗的旗桿是編隊保持記號,設計者在保持記號的基礎上增添了國旗的圖案,繞過了禁止個性涂裝的規定。
▲涂有國旗的殲-11戰斗機
中國空軍個性化涂裝的再次回歸,就是著名的空軍44師131團在殲-10戰斗機上繪制了“大紅鷹”的標志,大紅鷹是漢字“一三一”變形,代表了空44師131團的意思。戰機涂裝大紅鷹的“紅鷹團”是中國空軍的王牌部隊之一,該團培養出了數名金頭盔飛行員。
▲涂裝“大紅鷹”的殲-10C
還有同屬于成都軍區的空33師,殲-11的“大金鷹”標志,值得注意的是,鷹頭后面的線條是數字33的藝術變體,正是代表著空33師的意思。
▲大金鷹標志
在涂裝和空軍歷來只有細微差別的海軍戰斗機上,近年來個性化涂裝的現象也逐漸出現,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殲-15的“飛鯊”標志。
▲殲-15的“飛鯊”標志
▲殲-15簡筆畫
最后,放一張鶻鷹戰斗機的“雕牌”透明皂……
期待中國空軍不斷變強的同時,戰斗機的涂裝也更加豐富更加養眼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