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回饋,“鎂”在海洋世界里暢游
2015-03-13 10:40:13
作者:崔妍來源:=$docheckrep[1]?ReplaceBefrom($ecms_gr[befrom]):$ecms_gr[befrom]?>
海水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開發潛力。僅以海水資源為例,海水資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屬元素和化合物,目前已知含有80多種元素,可供提取利用的有50多種。
海水鹽分中鎂的占有量僅次于氯和鈉,位居第三。鎂具有重量輕、強度高、防腐蝕等特點。鎂合金是制造飛機、艦艇的重要輕型材料;鎂鋰合金的重量最輕,又最耐熱,因而在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它被廣泛應用于火箭、導彈、飛機制造業,以及汽車、精密機器等各個領域。
各國鋼鐵工業的迅速發展,不僅對鎂砂(氧化鎂)的數量要求日益增多,而且也對煉鋼所需的優質鎂砂要求其雜質含量在2%-4%以下。這個要求用陸上天然菱鎂礦燒結后制的鎂砂是無法達到的。而且海水提取,早在20世紀60年代其純度就已達到96%-98%,目前純度又升至99.7%。如此超高純度的鎂砂,無疑最能滿足冶金工業的特殊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中,美國人為了適應鎂的生產需要,德武(Dow)化學公司曾經發明了一種從海水中提取鎂的方法。海水提鎂,就是要把鎂離子跟其他陽離子分離開來。利用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物質,可以使某些離子從溶液中析出。那么,能不能向海水中加入一種離子,使鎂離子變成沉淀析出,而其他的陽離子仍留在海水中呢?
在氯化鎂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或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這種沉淀是氫氧化鎂。氯化鎂都是電解質,它們的溶液中有鎂離子,這跟在海水中存在的形式一樣。因此,向海水中加入堿溶液,鎂離子也能轉變成氫氧化鎂,從而跟其他陽離子分離。海水提鎂用的堿是廉價的石灰乳,它是利用海灘大量沉積的貝殼資源(主要成分是CaCO3)經煅燒成生石灰再溶于水制成的。
用海水提鎂時,先把海水抽入特大的池中,倒入石灰乳,便生成氫氧化鎂的懸濁液。待沉淀沉降后取出沉淀,經洗滌后得到純度很高的氫氧化鎂,它沒有多大用途,必須使它變成有用的氧化鎂和金屬鎂。氫氧化鎂不穩定,受熱后分解成氧化鎂和水。
要使+2價的鎂離子得到電子而還原成單質鎂,是比較困難的。如果用類似煉鐵的方法冶煉鎂,需要很高的溫度。例如在2000℃下用焦炭還原氧化鎂,才能制得單質鎂。這樣得到的鎂常含有較多的雜質。
因此,工業上常用電解法使鎂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還原成單質鎂。用電解的方法冶煉鎂,先要獲得含有鎂離子的熔融液。在鎂的化合物中,典型的離子化合物有氧化鎂和氯化鎂。氧化鎂的熔點太高(2800℃),而氯化鎂的熔點要低得多(714℃)。所以人們選擇氯化鎂作為電解制取鎂的原料。用鹽酸溶解氫氧化鎂(或氧化鎂),再使溶液濃縮,就得到氯化鎂。在熔融的氯化鎂中有能自由移動的鎂離子。通入直流電后,氯離子向陽極移動,在陽極上失去電子,氧化成氯原子,兩個氯原子結合成1個氯分子;鎂離子向陰極移動,在陰極上得到電子,最后還原成高純度的單質鎂。
現今,世界上金屬鎂和鎂化合物很大一部分直接或間接取自海水。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綜合提取利用技術差距較大,但是自90年代以來有很大發展,從傳統的苦鹵化工“老四樣”(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鈉和溴),已經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個品種。今后的發展方向是量大面廣的系列鎂肥(市場有百萬噸級的潛力)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其他鎂產品。
責任編輯:溫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
標簽: 鎂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鋁合金LDH自修復自抗菌膜層構建
點擊數:466
碳鋼及合金鋼應用與區別
點擊數: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