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編制取消,沒了鐵飯碗,高校教師未來如何養老?
    2021-01-11 11:34:40 作者:青塔人才 來源:青塔 分享至: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人的基本需求,許多碩博人才選擇進高校工作,也有看中事業單位在養老上更加有保障的因素在內。


    但隨著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政策出臺,國務院決定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包括高校在編教師在內的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待遇都將改變,時至今日改革還在推進之中。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養老保險改革后,已經在編還未退休的教師是否面臨退休后養老待遇大幅縮水?擠破頭拿到編制的青年教師們在若干年退休后,養老待遇是否和編外人員差別不大呢?

    01

    差距懸殊,引發不滿

    在改革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退休費用全都源于財政全額撥款以及差額撥款、自收自支,對于全額撥款的單位,完全是國家為其人員養老,對于差額撥款的單位,國家承擔少部分退休金,其余部分單位自行承擔。

    總之,編制內教師完全不用替養老而操心,在職期間不用交養老保險,退休后養老吃的是“財政飯”,待遇比一般交企業養老保險的編外人員還高。

    公職人員退休金和企業員工養老金之間的差距較大,成為典型的社會不公案例,被質疑、批評。面對這樣的輿論壓力,改革公職人員的特權式養老模式勢在必行。

    2015年政策出臺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參照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繳納養老金,并將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從單位養老轉向社會化養老。

    02

    老中新,三管齊下

    目前高校基本已經開展養老保險制度,但通過隨機調查我們發現,多數高校教師對養老保險相關知識了解不足,甚至有些教師簡單將改革理解為“原來不需要交養老保險,而現在需要繳納”。同時,大多數教師對于繳費基數、以后待遇情況等具體信息更是知之甚少。

    改革到底怎么改?首先需要“對號入座”,再根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的方式分類改革。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原待遇維持不變,并參加今后的待遇調整。

    “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參加工作的人員,他們將來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之和。這與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員。

    這里我們著重討論的是“中人”及“新人”。

    教師A即將退休,是一名典型的中人退休人員,他非常關心改革落地后,與改革之前退休的同職級且工齡差不多的人相比,他的養老金是多了還是少了,少了又該怎么辦?

    由于這類人員的特殊性,為了不激化矛盾,國家為中人設立了10年過渡期,在這期間內退休的人員采取保低限高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新舊辦法對比,如果新辦法待遇較低,則依然按照老辦法執行;如果新辦法待遇較高,其待遇的超過部分要根據其退休是處于過渡期的第幾年來分別處理。總之,對待中人,改革已經盡可能做到人性化。

    對于新人,則全部按照新辦法執行,國家也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建立職業年金制度,盡可能保障改革人群的新養老金水平不低于現有水平。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例如,教師B是今年新入職的教師,除去津貼、補貼等,每個月繳費工資是5000元,改革前單位和個人都不用繳費,他退休后照樣有養老金。改革后,他每月要繳納養老保險400元。

    職業年金方面,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這樣,他又要繳200元,加上基本養老保險的400元,一共繳600元,這筆錢是從他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將進入他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連同單位繳費部分,退休后按月發放。

    如此一來,并軌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的養老繳費和發放都基本一致,“體制內人員”以前的完全吃財政飯,變為單位和個人繳費、財政承擔養老保險基金的兜底責任的多渠道籌資,形成單位、個人、政府共擔的新機制。

    03

    編制含金量下降,兩頭不討好

    高校教師在職期間需要繳存養老保險、退休后領取養老金,該模式與非事業編制人員完全一致,很多人認為“體制內”優越感被消減了,編制的含金量大不如從前。且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未來編內編外待遇是否會更加趨同?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一方面是編內教師的人心惶惶,另一方面,在很多編外人員看來,待遇差距問題仍存在。目前高校仍以“機保”和“企保”將編內和編外人員區分,且企業保險一般繳納基數較低,退休后無法享受學校的額外福利。

    “以我所在工作地區為例,目前每年發放一次性獎勵,退休人員發放金額為在編人員的70%,有編制的退休人員是可以拿到的。這個錢由財政廳撥發,人事代理教師在上面沒有備案,也無從發。”某高校一位人事代理教師告訴我們,他所在單位編內編外只在養老待遇上就相差很大。

    “職業年金即為養老保險的補充,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繳納。相對應的是企業年金,一般學校為了節約開支。不會給人事代理人員繳納任何企業年金,更不用說職業年金了,職業年金僅僅是編內人員的福利。”

    從多方聲音來看,目前改革有些陷入了兩頭沒討好的尷尬。但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確的,未來編內編外在養老待遇水平上將更加趨同。

    養老保險改革事關每一位高校教師的切身利益,退休后的待遇甚至比你目前工資條上的待遇更加重要。經過本期關于改革的簡要講解,你是否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中文第一字幕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AV综合第一页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