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參考自知乎@Mr.Lu的回答,在此表示感謝!鏈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中國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也是廣大科研人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資助來源。除了“杰出青年基金”、重點項目等資助名額有限的項目之外,基金委的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因為覆蓋面廣、獲資助者多,與廣大普通科研人員密切相關,因此是獲得認同感最高的項目類型,被中國科學界視為公平、公正的資助體系。
基金申請既然是最公平公正的,那么申請書的質量就是決定成敗的最關鍵因素。而申請書的質量,其實質反映在科學問題是否凝煉到位,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是否切中科學問題,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案是否具體可行,申請人是否具有前期良好的研究基礎,研究條件是否具備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下面以一份申請書為藍本從頭到尾進行闡述。
一、仔細閱讀項目指南和申請書撰寫提綱
一年一度的《項目指南》,是基金委資助思路和政策的體現,因此認真閱讀“申請須知”和“限項申請規定”以及欲申請項目類型的情況介紹,對撰寫申請書非常重要。
二、認真準確填寫基本信息表,高度重視摘要撰寫
基本信息表中,注意“職稱”應如實填寫,否則一旦被發現填寫不實,基金委會做出處罰。常見的錯誤是將“博士后”填寫為“助理研究員”等。“每年工作時間(月)”填寫也要講究技巧,既不能填得太滿(12個月),也不能填得太少(<4個月),如果申請人的項目不太多,任務不飽和的話,填 8 個月左右比較合適。另外一個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是“合作研究單位信息”。如果項目組主要參與者中出現了非本單位人員名單,那么就必須將該單位視為合作研究單位,要在這個地方選擇或者填寫單位的相關信息。在基金委注冊的依托單位必須填寫與注冊單位公章一致的名稱,比如“吉林大學”,而不能填寫“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如果不是在基金委注冊的依托單位,則必須填寫單位的全稱并保證與法人單位公章一致。項目基本信息這一欄中,重要的是要根據《項目指南》選擇好“亞類說明”和附注說明。另外一個值得重視的是要選擇好申請代碼。第一個申請代碼是決定了申請書投遞到哪個學部的某一學科來受理評審,是最重要的選擇。
“摘要”是對申請書的高度概況,包括選題的依據、研究的主要內容與目標,研究的方案和路線,以及預期的成果與意義等等。根據摘要函評專家就可以大概知道這份申請書想做什么,能不能做,有多大意義。而且專家在寫評審意見時,很大程度上也會參考摘要內容,因此,在這里多費點兒功夫,將申請書的精華濃縮在一起。最后,關鍵詞之間應該按照要求用分號(;)分開,而不能想當然的用逗號(,),這個雖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往往卻要基金管理人員指出來進行修改,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紙張。
三、項目組主要參與者要填寫準確,與申請人簡介部分要呼應
“項目組主要參與者”表中需要注意總人數是根據高級、中級、初級、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等數據自動統計的,但常常出現的情況是表中填的人員少,而統計的數據多,究其原因是實名的參與者人數較少,擔心被評隊伍薄弱,就在研究生一格多填點兒數。其實,這兩者應該是一致的。此外,為便于評審專家核對參與者的信息,表中姓名的排序與申請人簡介中應該順序一致。
四、經費申請表填寫清楚,注意管理費的計算技巧
對于經費申請表,申請人要根據科研任務的需要實事求是的填寫。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筆經費后面要附上簡短的計算依據與說明,“備注”一欄不能為空。其次就是要注意“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是有上限規定的,不同類型的項目規定不同,要根據基金委的規定填報。最常見的問題是在“管理費”上,基金委規定管理費的上限為5%,一般的單位估計都是以上限來要求的。這個5%是指總經費的5%,也就是說是“合計”的5%,但很多申請人通常是認為是“研究經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三者之和的5%,結果造成管理費總是超過“合計”的5%。這個其實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在大體確定了“研究經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三者之和后,將總申請經費確定下來,再乘以5%將管理費確定下來,微調一下研究經費中的某一科目,所有數據就比較一致了。
五、項目的立項依據是立項的根本,突出科學問題且簡潔明了很重要
每一個申請人在申請基金之前都需要回答“3W”問題(Why—為什么要申請基金項目,即為了解決某一科學問題,這是選題依據;為什么要解決該科學問題,有什么科學意義?這是立論依據;What—為了解決該科學問題,應該做什么?這是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How—如何做?這是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找準科學問題,圍繞科學問題來設計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是獲得立項的前提條件。但是切忌題目太大,研究內容過多,否則評審專家會給出一句“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太大,難以完成,不予資助”。
在立項依據的撰寫過程中,應該是針對存在的科學問題,高度概括國內外同行對這一科學問題做了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工作,但仍然因為某種原因而沒有解決,從而提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思路(切入點和創新性的體現)。這樣寫,評審專家會覺得申請人既抓準了科學問題,又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非常了解,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立項依據是站得住腳的。
申請人在撰寫立項依據的時候,除了要清晰地闡述擬研究的科學命題之外,還可以采取合理的、醒目的論述方式,包括重要的句子加黑加粗,明確擬開展研究工作的地區,提供研究區的圖件、照片等資料。
六、項目的研究內容、研究目標,以及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要清楚
針對科學問題而設計的研究目標,以及為達到這個目標而設計的研究內容是一個互為關聯的有機整體,在撰寫的時候要有層次感和遞進感。包括需要用基金資助的經費去做哪些主要的研究工作(需要具體闡述,不能籠統);具體的研究對象是什么(是否適合開展此項研究);具體做哪些研究,可能會做到什么程度(根據所涉及的研究內容,擬達到什么樣的研究目標,研究目標不是越高越好)。要給評審專家一個深刻印象即研究內容都是圍繞研究目標而設計的,而完成這些任務之后就能夠為解決存在的科學問題提供幫助。
“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是否能抓準也是申請人能力的體現。根據各申請項目的實際情況,找出最困難而不得不突破的科學問題就能寫好這部分內容。千萬不要將研究內容重復一遍或者將只要去做實驗分析就能得到結果的研究內容列為“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七、擬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要具體
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的撰寫一定要緊緊圍繞研究內容來寫,每一個研究內容通過哪幾個方面的實驗分析去完成,包括用到的方法和理論基礎、需要的儀器型號和實驗流程、測試分析的樣品數量和分析地點等信息都盡可能寫詳細一些。
八、本項目的特色與創新之處要畫龍點睛、簡單明了
項目的特色和創新之處這部分內容應該盡量寫得精煉一點兒,一個申請書有2-3個特色和創新之處就很不錯了,多了就讓人覺得不是創新或者太平淡了。
九、年度研究計劃及預期研究成果要實事求是
一個好的研究計劃應該是根據研究方案和路線來寫,最終的目的是通過幾年的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內容達到研究目標。另外,預期發表**篇論文(包括SCI論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等)、取得幾個軟件著作權或者專利的情況還是要寫出來,含混不清的表述給人印象不好。當然,預期成果要根據前期基礎和工作潛力來適度表述,預期成果寫得太多也不好,以免最終達不到目標。
十、工作基礎與工作條件
此部分主要是看申請人前期是否做過相關的工作,具有前期的工作積累經驗。另外還要看看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中設計的實驗條件、儀器平臺等是否滿足要求。因此,可以將前期與申請項目相關的工作經歷進行簡單的闡述。而工作條件則要緊扣申請項目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案設計所需的實驗條件去寫。這兩部分簡明扼要地闡述清楚就行,一頁紙足夠了。
十一、申請人簡介要按照要求完整而詳細列出
除了青年基金等項目外,大部分類型的項目在“申請人簡介”部分要求列出項目申請人和項目組主要參與者的情況。這個部分要求申請人和參與者的信息要完整,包括學歷和工作簡歷,這樣曾經學習和工作過的地方的評審專家是需要回避的。主要論著目錄和獲得的學術獎勵情況要求列出所有作者名字和所有獲獎人員名單,其目的也是為了列出所有與申請人和參與者曾經共同發表過論文和合作過的人員,供挑選評審專家時回避人員所用。此外,有些申請人會因為前期發表的論著較少,感覺份量不足,就將一些審稿中或剛投稿的論文題目也列出來,這個會給評審專家一個不好的印象,感覺是在湊成果,還不如不寫,即使是有接收待刊的論文,如果不附上證明材料,別人也沒法評判,所以應該盡量減少這些不加分的內容。
十二、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除了青年基金等項目外,其他類型項目通常要求列出申請人和項目組主要參與者正在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既然是限定在“正在承擔”的項目,就是目前在研尚未結題的項目,其目的一是看看申請的項目是否存在重復資助的現象,另外也可以看看申請人和項目組主要參與者是否承擔了太多了的項目而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申請項目中。因此,在這個部分如果寫出太多的項目肯定不一定有利,但如果不誠實填寫而被評審專家發現,也會起到不好的作用,評審專家給出“隱匿所承擔的項目情況”就麻煩了。
十三、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情況
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情況是給基金委管理人員和評審專家參考的一個指標,如果申請人原來承擔過基金項目,那么過去做得如何,對評審專家了解申請人的能力和信譽是一個參考指標。同時也可以看一看現在的申請項目與前期工作是不是有聯系。因此,如果前期完成了基金項目,可以在這個部分將成果展示一下。但是,在相關成果的詳細目錄中,最好不要出現未發表的論文目錄,因為未發表也沒法評判,反而讓人覺得有不實的成分。
十四、經費申請說明要詳細而合理
因為在申請書的前面有一個“經費申請表”,而且申請書的正文撰寫提綱“經費申請說明”中也僅寫明“購置5萬元以上固定資產及設備等,須逐項說明與項目研究的直接相關性及必要性”,因此,很多申請人往往忽略了這個部分。其實應該將每一科目的詳細計算依據和說明寫出來,比如穩定碳同位素分析費用,200元/樣品,需要200個樣品分析滿足需求,則總預算為4萬元。
十五、其他附件清單和附件材料
其他附件材料指一些特殊情況下申請人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如在職研究生申請的導師同意函、既無高級職稱又無博士學位的申請人提交的推薦信等。如果項目組參與者中有國外研究結構的人員,其本人沒法在申請書中簽字,應該提供一個有其本人簽名的證明函,包括同意參與該申請項目,并承擔具體的研究工作。申請重點項目時,通常指南要求附上 5 篇代表性論著的首頁,這是看看申請人是否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在申請書打印出來之后,一定記得附上5篇論著的首頁復印件,這是依托單位基金管理人員審核內容之一,如果因為遺忘了這個部分被初篩,也太冤枉了。
十六、申請人簽字、蓋章必不可少
基金委的管理非常規范也非常嚴格,因此申請人在將申請書紙質材料交到依托單位基金管理人員之時,應該特別注意檢查申請人、項目組主要成員是否都有親筆簽字;依托單位公章和合作研究單位公章是否齊全且符合要求。這一部分盡管看似簡單,但忙中出錯的幾率還是有的,這就要求基金管理人員認真負責、耐心細心,發現問題及時補正,否則因為這么一個不該有的失誤耽擱一年,申請人會懊惱很久。
十七、合理利用回避權利,爭取更大程度的公平公正評審結果
在提交申請書的時候,如果想回避私人關系不好的人(或因學術爭論而形成個人矛盾),或者存在學術競爭或有利害關系的人員,應該與依托單位的基金管理人員溝通,提出希望回避的、最多不超過3個人的人員信息(包括姓名與單位等),然后裝入信封,再將它訂在申請書的首頁,隨申請書一起由依托單位提交到基金委。
綜合以上這些內容可以發現,如果一份申請書能夠做到申請人提前醞釀、構思,科學問題抓得準,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明確可行,并且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很規整,那么順利通過函評的可能性就比較高。如此良性循環下去,科研人員會越來越有信心撰寫出高質量的申請書,而管理人員也在卓有成效的工作上心甘情愿地做好服務工作,單位進入一個良好的軌道運行……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