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影響因子越高就越好?投稿雜志你得這么挑
    2018-08-24 11:15:56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AJE 分享至:
        對于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在文章發表之前,做實驗,分析數據,寫文章,選投稿雜志,每個步驟都非常關鍵。特別是在選擇期刊時,很多人會直接奔著影響因子高的期刊,但是影響因子真的是選擇期刊的唯一標準么?

        2018 的 JCR 報告顯示,共有 11 655 種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IF)得分。IF 分值的高低體現了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及相關研究工作的學術影響力。今年,在排名前 20(Top 20)的期刊中,大部分期刊的 IF 與 2017 年相比變化不大,但仍有幾個顯著的變化值得一提:

        1.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以 IF 244 位居第一, 跟去年(2017)相比 IF 上升 50 個點,是 IF 有史以來獲得最高得分的期刊。

        2. 之前沒有影響因子的 Nature Energy 位居前 10(Top 10),該期刊于 2016 年一月創刊。

        3. 此外,共有 20 種期刊因為自引過高(自 2014 年以來)而被「鎮壓」處理。

        在 IF 越高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對科研人員來說是其研究工作學術影響力的體現。同時,還有用 H-index 和 Altmetric 得分(大眾投票)來評價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此外,關于機構學術影響力的評價,有 Nature 推出的 Nature-index 等。隨著政府提出要推進人才評價體制的改革,我們會思考這樣的問題。用諸如 IF 這樣的量化指標來衡量和評價科研人員以及他們的研究工作是否全面客觀呢?

        答案是——當然不是。 事實上,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把他們的一生奉獻給研究事業,窮其一生不斷地探索著對某一專業領域的認知。不管科學家們從事的是哪個領域哪個方面的專業研究,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從事的耗時冗長的研究工作都在悄然的影響著我們的世界。

        所以,不論期刊的影響因子怎么變化,對于作者來說,我們希望選擇最合適的一本投稿期刊,讓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發現以論文的形式更為廣泛的在同行之間傳播。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選擇最佳的投稿期刊呢?

        01客觀自評
     
        首先,我們要從內容、創新程度等方面來客觀評價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論文。對照目標期刊的期刊指南,看看你的論文跟目標期刊上已發表的論文相比,從內容、類型、及結構等是不是達到標準,有沒有相似性,這些都是參考依據。低估或高估自己論文的水平,都有可能導致目標期刊的選擇不合適。

        如果你的論文內容側重于某一專屬領域,尋找合適的目標期刊是相對容易的。如果你的研究涉及多個學科,且不太確定可能的目標期刊時,一些國際出版商,比如施普林格自然 SpringerNature 和愛思唯爾 Elsevier 的網頁上都提供了期刊優選的免費搜索工具。通過輸入論文摘要,作者可以快速獲取可供選擇的幾種投稿期刊。此外,為了有效的確定一個最佳目標期刊,你也可以尋求期刊推薦(Journal Recommendation)這樣的便捷付費服務。

        02期刊的論文發表周期
     
        論文發表周期是個關鍵的時間因素,不同期刊的平均論文發表周期從 1~2 個月至半年以上不等。如果你是研究生畢業在即,需要發表論文從而獲得學位,那最好選擇周期短的符合學校要求的期刊。而對于手上同時有好幾篇待投論文的科研人員來說,你完全可以根據對每篇論文水平的評估來確定相應的目標期刊。

        因為,任何時候特別是在沒有更好的替代評價指標出現之前,持續發表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是考核和評價一個科研人員的基本參考標準。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在高 IF 的期刊上發表論文,盲目投稿,那么,很有可能因為被拒稿而拖延你論文的最終發表時間。所以,了解期刊的發表周期、發表難易程度和了解期刊指南同樣重要。

        03專業同行認可的期刊更重
     
        要其實,對于大部分的科研人員來說,你 CA 期刊的影響因子上升到再高,對作者來說也無關緊要。畢竟,我們主要通過在本專業領域的相關期刊上發表論文來跟國際、國內同行交流我們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所以,也許你一直或經常發表論文的期刊 IF 只在個位數或是很小的個位數,但卻是相關領域同行們更為認可的。那你的這些論文發表經歷對今后的研究項目經費的申請是有很大幫助和參考價值的。

        相反,很多項目的評審專家并不認可那些在 IF 虛高的期刊上發表論文。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這個期刊的年文章數量。一本期刊如果年文章數量過高,必然會因為無法保證同行評議過程的質量等,而影響其發表論文的質量。因而,一味追求 IF 或以此來評判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也是不夠合理和客觀的。

        此外,對于有志于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學者來說,除了始終如一的認真對待自己的學術研究工作,我們很有必要訂閱和了解被同行廣泛認可的頂級期刊(如 Nature-index 參考的 82 種)上發表的論文內容。這些頂級期刊的內容會讓你了解科學研究發展的最新、最前沿動態,為你從事的相關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高速發展,突破性的創新研究往往需要很多學科的知識來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只有當你的研究工作越來越接近這些開創性的問題時,才有可能在更頂級的期刊上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那么問題來了,當諸位手上已經有很多嗷嗷待發的文章時,在依照上述原則選定投稿雜志后,是否依然會因為自己非母語的背景而擔心文章的語言問題呢?

        特別是論文的摘要部分。摘要出現在論文正文之前,可以說是文章的「門面」了。作為論文本身的微縮版,摘要可以說直接影響審稿人是否會去審閱全文。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
    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 色综合久综合久久综合久鬼88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 在线观看AV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