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走入科學家的視野,新材料的突破,往往引發劃時代的產業革命,改變我們所處世界的屬性。最近一大波科學家研究出了新型的變形材料…它們的出現有怎樣的重大意義?將引發何種的變革?
變形材料:能隨時改變形狀、大小、硬度
變型材料開始逐漸受到市場和投資人的關注,它既可以改變大小,體積和形狀,還可以在折疊平放情況下承受一頭大象的重量而完好無損,事后迅速恢復其形狀和結構,這意味著它可以用來制造一種獨特的材料,處于某個形狀時容易變形,處于另一個形狀時則堅硬無比。
這種變形顯然不是分子層面的做結構材料的,而是先在一個片狀材料上劃好痕跡或者挖幾個孔,然后就可以實現拉伸大形變。同時這種形變是可恢復的。現在的技術大多要求都是形變要盡量小,主要包括剪紙造成的材料大形變,以及折紙工藝(也就是著名的三浦折疊所引發的技術)。
其在建筑領域的突破不言而喻,舉個例子,變形材料在地震受力到了一定值后只會慢慢地倒,而且達到屈服后還能繼續承受等量或更多荷載,這是一種吸能能力的體現。也就是說地震震一下,變形結構短時間內就屈服彎曲了,但是還挺立著。又一次更強的震動來了,彎的更厲害了,依舊挺立。
而今哈佛、麻省理工大學在該技術上更進一步。
變形材料應用:平地起高樓?
最近哈佛工程應用科學學院設計出一款3-D薄壁結構,該材料由若干個單獨的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包含6個開口的立方體,在氣動傳輸器的作用下發生變形。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該結構是在“snapology”的折紙技術啟發下研制的,snapology技術也被稱為“模塊化折紙”,其結構單位由64個單元立方體組成,研究團隊將64個單元立方體相連,創造了一個新4x4x4的大立方體。這些立方體可以像折紙一般沿其邊緣進行折疊從而發生形狀的改變。研究小組已經證實立方體可以變換為多種不同的形狀。
立方體中嵌有氣動制動元件,人們可以對該元件進行編程,在不需要任何外部輸入的情況下使立方體發生形狀和大小改變。
由于該立方體結構的改變不僅會引起形狀的改變,還會引起剛性的改變,這就意味著利用類似的設計,人們可以制作出一種既可以非常柔軟也可以非常堅硬的材料。
而且這種材料中可以嵌入任何一種類型的制動器,包括熱,電介質,甚至是水。
負責設計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結構系統在動態建筑領域非常具有吸引力,包括搭建便攜式庇護所,自適應建筑以及可伸展的屋頂,便于拆卸和組裝。伴隨著變形過程,該材料硬度將發生改變,這樣的建筑結構可以再次豎立起來。
“盡管目前這項技術還主要依賴于標準力學,在應用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包括對表面和結構的整合,制造的簡易性,以及特有的扁平折疊性”Hoberman教授說。
這種材料還用于研制新類型可移動式屋頂,按照設計需要,將屋頂折疊起來或者改變墻壁外形。通過結合這些擠壓立方體成為一個較大的3D組裝結構,研究人員能夠建造具有新奇屬性的建筑材料。
變形材料應用:在風中馳騁
有獨無偶,幾天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Pedro Reis也發明了一種名叫“smorph”的變型材料,其旨在通過變型材料的不斷自動微調來加快物體運動速度。
這種smorph材料共有三層,最中間是一個核,核外圍是一層又厚又黏的混合聚合物,最外層使用了相對較硬的物質來。其原理與葡萄干制作過程相似,當核中的空氣被抽出一定量時,中間層發生收縮,因此外殼受到空氣壓力發生形變。這種“變型”使得運動的smorph球周圍產生微型渦流,形成保護膜,隔絕周圍空氣的影響,從而加快了速度。該材料未來可用于汽車或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制造。
寶馬公司的“變形汽車”概念嘗試
相比科學家的象牙塔技術,寶馬公司已經將變型材料融入自己的概念車型之中。
日前,寶馬公司在其百周年慶中展示了一款新型的概念汽車,名叫Vision Vehicle。其設計便采用了變形材料,它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變形能力,把車輪與車身融為一體。車輪轉向過程中,無論處于何種位置,車身始終能像一層柔軟的皮膚一樣包裹住車輪。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劉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變形材料, 寶馬, snapology技術, 荷載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