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涉及領域廣泛,一般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傳統材料 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和產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 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新材料產業”包括新材料及其相關產品和技術裝備,具體涵蓋:新材料本身形成的產業;新材料技術及其裝備制造業;傳統材料技 術提升的產業等。
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的國際性強,以及應用范圍廣,發展前景好等特點,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
國家對新材料行業給予了重點支持,大致分為三大類:1、前瞻性的基礎研究資助。主要針對科研院所以及39個材料領域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 員,對新材 料科研項目每年總計無償資助約在3.5億元左右。2、對產業化項目和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資助。主要體現在火炬計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等 三個項目上,它們發揮著技術孵化器的作用。3、對高科技企業給予出口補貼和稅收減免。從事新材料的企業,可以申請稅收減免等優惠。
目前,中國的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超硬材料、特種不銹鋼、玻璃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產能已居世界前列。中國也已掌握 18項新材料 關鍵技術,包括高性能碳纖維,高品質特殊鋼和半導體照明材料與芯片等。2011年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超過80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約 20%。但由于我國新材料產業起步晚、生產技術基礎差,目前有相當部分市場成熟的新材料產品,尤其是基本型產品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所以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新材料產業以滿足市場的供需平衡。
中國現已經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有129個(7個高技術產業基地、32個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90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這些基地分布廣泛、特色鮮明,已初步呈現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東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特色發展”的空間布局。
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承擔著新材料的研發、高端制造等功能,新材料種類多,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新材料產業聚集區;中部地區依托雄厚的原材 料工業基 礎,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西部地區依托豐富的資源基礎,新材料產業呈特色化發展,形成多個特色新材料基地;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具有較強的工業優勢,新材 料產業發展潛力日益凸顯。
根據新材料產業的規模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到201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主要產品能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