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制造出了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之間的原子鍵,這一壯舉可能導致一種新類型的半導體材料的出現。
鉆石是現存硬度最高的材料,但是對于切割鋼材卻無濟于事,因為其在高溫下,易與鐵發生反應。作為合成材料的立方氮化硼,是繼金剛石之后第二硬的物質,更重要的是,在高溫下不易與鐵發生化學反應。如果可以得到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復合材料,就可以開發出可以作用于硬巖石和含鐵物質上的加工工具。另外,對這兩個獨特半導體之間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引領新類型半導體的研發。
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由一組來自日本東北大學,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和日本精細陶瓷中心的研究人員,共同揭示了金剛石和氮化硼連接鍵的奧秘,他們運用超高分辨率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兩者的晶粒形貌,隨后根據這些觀察結果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分析。
當研究人員在進行原子鍵分析時,他們驚奇的發現,這兩種材料之間承擔連接作用的原子結構的圖案是有規律可尋的。經研究發現,它們是在兩種材料之間的邊界層形成的晶格缺陷,這是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分析的主要圖形。
該研究小組正在進一步積極探索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之間化學鍵的性質,以便能夠控制在金剛石和氮化硼晶體層上晶格缺陷的形成過程。這將最終推動具有獨特性質的功能材料的研究和開發。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劉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