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榮--“2020第七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大會主席
個人簡介:
侯保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榮譽理事長,國家海洋環境腐蝕防護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海洋防腐蝕產業技術戰略聯盟”理事長。
他主要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技術研究,主持了我國近海腐蝕環境調查與研究,明確提出“海洋腐蝕環境”的概念,建立了海洋腐蝕環境的理論體系,獨立撰寫日文專著《海洋腐食環境と防食の科學》,可作為教科書使用。致力于海洋浪花飛濺區腐蝕機理與防護技術研究、海洋鋼筋混凝土結構腐蝕防護與修復技術的研究,主持了“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重大項目,調查表明2014年我國腐蝕成本達到21278.2億人民幣,占當年GDP的3.34%,作為總編輯,他完成了《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叢書》,出版了170萬字中英文版的《中國腐蝕成本》和32本系列叢書專著。
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973、863等國家重大項目30余項。
他共出版專著10部,主編論文集9部。發表論文640余篇,授權專利70余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山東省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6項。2019年度還獲得美國國際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頒發的科技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
李曉剛--“2020第七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大會主席
個人簡介:
李曉剛,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長期從事腐蝕與耐蝕鋼冶金工程研究,系統獲得了合金成分和冶金工藝參數對低合金鋼環境腐蝕起源與演化機理的影響規律;提出了符合我國典型服役環境的全生命周期的低合金耐蝕鋼成分設計與調控新思想;建立了低合金鋼耐蝕性能冶金全流程調控的新理論;發明了低合金耐蝕鋼系列新鋼種并實現產業化生產;研制了高品質低合金耐蝕鋼標準新體系;解決了國家重大工程多項鋼鐵材料腐蝕難題。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以及多項省部級和行業科技獎項。擔任國際冶金專業類頂級期刊《Corrosion Science》顧問編委、國際腐蝕理事會理事,曾獲得NACE國際W.R.Whitney獎。發表包括《Nature》在內SCI論文690篇,專著13部(主編10部),他引7000余次,腐蝕領域全球排名第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