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進復合材料制造創新研究所(IACMI)首席商業官Dale Brosius發布復合材料創新相關言論,認為目前復合材料創新的速度很快,并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復合材料創新軌跡在變化。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在先進復合材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然而近來的一些事物則似乎在“開倒車”:如波音777X和F-35主要用的是20世紀80年代開發的纖維和樹脂體系。很顯然,是工業市場率先打亂了現狀。
現在復合材料技術的許多方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難定義。當你認為一種復合材料技術很先進的時候,很快就會出現一種更好、或更快、或更便宜、或更強的技術,可以達到相同的目標。以高壓樹脂傳遞模塑法(HP-RTM)為例,10年前利用該技術10~15分鐘制造出汽車車頂大小面板的部件被認為相當快的。而3年前這個制造時間已降到5分鐘,目前如果可以讓樹脂盡可能快進入模具,制造時間可以降至2分鐘。事實上,寶馬公司利用“濕壓”技術,很多種類的汽車用碳纖維/環氧樹脂部件都可在2分鐘內制成。這種曾經被認為是低技術含量的工藝現在已成為高度自動化工藝。當能用簡單的工藝容易完成的時候,誰還需要復雜的HP-RTM工藝呢?
其他領域的創新無處不在。如新型低成本和低能耗碳纖維前驅體,快速和低廢料預成型技術(rapid and low-waste preforming technologies)和結構插入件的熱塑性注塑技術等都在推陳出新。雖然我們不能準確地預測復合材料的行為,但通過最近的一些展示活動,事實上可以做到。
聚合物3D打印。僅僅3年時間,3D打印技術已經從打印鞋盒大小尺寸發展到完整汽車和大型工具。金屬3D打印技術也取得重大進度,未來將有可能改變該工具行業。
就在幾年前,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回收碳纖維復合材料這種有前途的技術。目前已有很多家公司擁有該技術,能夠長期生存下來的公司取決于其創建高價值主張的能力,而非垃圾填埋。
由于部件成本的下降和市場的增長,將給予很多材料和工藝很多創新空間。這種新現象使得經理人的工作更加困難,資本投資和研發在兩年內不會被淘汰?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