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熱點
01 高校通報學生食堂潑面事件:記過,責令賠禮道歉!
6月10日,玉林師范學院,一女學生在食堂往另一女學生臉上潑面,引發關注。
6月13日,玉林師范學院發布通報稱,經核實,潑面事件確屬實。
情況通報顯示,6月10日,該校學生曾某因食堂占座與學生韋某發生爭執,引發潑面事件。學校已決定對曾某給予記過處分,并責令其向韋某賠禮道歉,目前學生韋某身體無大礙。
02 Hinton、LeCun、Bengio 與 Demis Hassabis一同獲得 2022 年阿斯圖里亞斯公主技術和科學研究獎!
6月15日,阿斯圖里亞斯公主基金會官宣:2022年阿斯圖里亞斯公主技術和科學研究獎(Princess of Asturias Award for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頒給深度學習三巨頭 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Yoshua Bengio 以及 Deepmind 創始人 Demis Hassabis,以表彰他們對人工智能的進步及其在社會中的全面融合所做出的貢獻!
評審團認為,他們在深度學習領域的貢獻帶來了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對象感知、機器翻譯、策略優化、蛋白質結構分析、醫學診斷和許多其他技術的重大進步。這些技術在目前和未來對社會進步的影響非同尋常。
03 中科大女博士與大四保研生發生疑似“性騷擾”,雙方各執一詞,即將鬧上法庭!
知乎上一則“如何看待中科大女博士生金某某與計算機學院大四保研生王某某之間的疑似性騷擾和名譽權糾紛?”的話題最近引發了近35萬閱讀。
男方回應:
女方回應:
高校動態
01 北大博士生競聘河南大學輔導員,網友:河大搬到鄭州漲工資了!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發布《關于不法分子冒用方意教授、李建軍教授姓名、盜用其肖像與簡歷的聲明》:
近日,河南大學2022年公開招聘專職輔導員擬聘用人員公示,其中不乏有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研究生,還有北京大學的博士研究生。
公示發布以后,有人說內卷越來越嚴重了,也說明了博士開始貶值了。因為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擴招了,另外一點則說明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的進步,國民的教育程度普通性提高了。
當然還有不同的看法,輔導員以后走行政路線,有編制保證,不想走行政路線還可以走教師崗的。名校博士研究生優勢更大,機會更多的。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因素,河南大學注冊地改成鄭州之后,按照鄭州市的相關標準給予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通俗來說就是工資漲了,福利好了,而且待在省會城市,各種資源優勢明顯,容易吸引人才。
02 某大學畢業照火了!摒棄西方博士帽,改戴傳統進士服和狀元帽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充滿信心,才能有堅持堅守的定力。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海南大學畢業典禮,身著進士服、頭戴狀元帽!高貴大方,彰顯中華文化。你支持嗎?
03 南開大學,獲捐3000萬!
6月13日,天津市眼科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有限公司向南開大學捐贈3000萬元,設立“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發展基金”,用于支持研究院發展建設。
2021年10月19日,由南開大學和天津市眼科醫院合作共建的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旨在依托南開大學基礎研究方面的學科、人才、平臺優勢,結合眼科醫院多年積淀的“醫、教、研、防”成果,通過搭建一流眼科與視覺科學高水平研究平臺,逐步建設以產出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校、院創新研究體系。
此次捐贈意在推進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的發展,聚集國內外一流專家團隊,提升醫學及醫理結合、醫工結合學科發展水平,為我國眼科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學術輿論
01 腫瘤比小鼠還大!沒有造假也被撤稿的 Nature 論文做錯了什么?
幾天前,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撤回了一篇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以及復旦大學共同發表的論文。
不是什么數據造假,也不是圖片誤用,而是大家平時可能較少留意的動物倫理問題。事實上,違反動物倫理和福利同樣屬于學術不端的一種,而因不符合動物倫理而遭到撤稿的文章并不在少數。
2018 年 7 月,頂刊 Nature 撤回一篇題為 Selective killing of cancer cells by a small molecule targeting the stress response to ROS 的高被引研究論文。
2012 年,這篇論文的作者向 Nature 提交了論文的勘誤,更新了部分的圖表數據,并上傳了實驗小鼠的腫瘤照片。
圖中的小鼠體內的腫瘤十分巨大,直徑遠遠超過 1.5 cm,這樣的腫瘤大小已經嚴重違背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關于動物實驗倫理的規定。
2015年,迫于腫瘤圖片引發的巨大爭議,論文的作者在 Nature 再次發表了勘誤,承認論文存在動物倫理的問題,并撤回了部分圖片。
但一些研究人員持續在 pubpeer 上繼續發表自己的擔憂:Nature 作為期刊行業最受矚目的領跑者之一,此時的寬大會不會帶來日后更多的放縱?這篇論文在 2018 年撤稿。
02 又爆大雷!藍柯的博士后導師49篇文章被質疑圖片異常,撤回2篇,糾正11篇,表達關注3篇文章
Erle Robertson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腫瘤病毒學培訓項目主任和耳鼻咽喉科研究副主任。Erle Robertson出版了 165 多種出版物,其中包括 7 本書。
但是,在2021年,Erle Robertson(藍柯的博士后導師)有多達49篇文章的圖片被質疑異常(如圖片重復使用),其文章主要發表在PLOS ONE,PLOS Pathogens,PNAS,Immunity,mBio,Journal of Virology(藍柯及Robertson都是編委) 。
截至2022年6月16日,Erle Robertson被撤回2篇文章,被表達關注的(Expression of Concern )文章有3篇,糾正(Erratum)的文章有11篇。有趣的是,藍柯有多達12篇作為其中的共同作者,蔡啟良有多達9篇作為其中的共同作者。
最后,Retraction編輯部會長期關注Erle Robertson的異常圖片文章事件。
國際視野
01 知名大學,曝學術丑聞!
6月14日,日本媒體消息稱,福井大學一名 60 多歲的女教授涉嫌與她提交給國際學術期刊的論文的“同行評審”進行通信。還有其他 4 篇疑似參與同行評審通信交流的論文。調查人員發現了該教授與千葉大學負責同行評審的研究員進行交流時所使用的電子郵件。
日本媒體以“科學研究的基礎被動搖”來形容該事件。熟悉科學倫理的京都藥科大學教授田中聰表示:“這是我在日本第一次發現這種行為。”
03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博士學位將被雅典大學撤銷
雅典國立卡波季斯特里安大學(簡稱雅典大學)校長6月15日表示,該校已啟動撤銷于2001年授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的名譽博士學位程序。
據悉,雅典大學在2001年授予了普京經濟學榮譽博士學位。普京在當時就國際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帶來的挑戰發表了演講。
有希臘媒體報道稱,該國學術界和政界人士一直呼吁已向普京總統頒發榮譽稱號的希臘大學撤銷授予其的這些稱號,以抗議俄羅斯發起的對烏克蘭的軍事打擊。
科研政策
01 400人,2022年度博新計劃擬入選人員公示
16日,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發布2022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入選人員!
詳細名單:
科研進展
01 沒等來曹原的Nature,但等來了扭曲三層石墨烯!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Stevan Nadj-Perge等研究者,對MATTG進行了高分辨率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光譜分析,揭示了有利于鏡像對稱疊加的原子重建的廣泛區域。相關論文以題為“Evidence for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in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于2022年06月15日發表在Nature上。
與扭曲雙層石墨烯的測量結果相比,研究者注意到一些相似之處,包括節點隧穿光譜、巨大的間隙-Tc比率,以及對溫度和磁場異?;謴偷内I隙物理,表明雙層和三層石墨烯中存在著共同的超導起源。
02 震驚!多數國人體內無有效抗體,國產新冠mRNA疫苗或安全有效!
5月31日,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所、北京食檢院、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安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發布題為“Safety and superior immunogenicity of heterologous boosting with an RBD-based SARS-CoV-2 mRNA vaccine in Chinese adults”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中國成年人接種新冠病毒mRNA疫苗ARCov進行異源加強產生的中和抗體優于滅活疫苗。ARCov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在中國作為新冠病毒的異源增強疫苗。
2022年1月24日,ARCov的I期試驗結果發表于The Lancet,I期試驗結果表明ARCoV在所有五組劑量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可誘導強烈的免疫反應(圖4)[3]。但是,I期試驗僅包括20名18-59歲的成年人(15 μg組),而此項研究招募了200名參與者,其中包括10名60歲以上的受試者。樣本量的擴大和疫苗制造技術的改進有助于提高研究中觀察到的安全性。正在進行的有28000名參與者的國際III期試驗將提供有關ARCov安全性方面更有意義的數據。
在大多數中國人群中幾乎沒有或沒有檢測到針對Omicron的有效抗體,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均建議普通中國民眾接種第三劑加強針。在從不同技術平臺生產的COVID-19疫苗中,mRNA疫苗作為同源或異源加強劑是最合理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