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未來五年,不僅僅是中國GDP趕超美國的關鍵時期,更是我國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突破期。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新發展格局能否構建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的科技要自立自強、能否在未來五年的戰略布局中取得一系列成功。
從戰略全局的視角來看,未來五年最為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思考未來一定要在兩個大局的框架下進行。這兩個大局分別是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以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去年疫情的沖擊下,這兩個大局思想有很多的深化。一是用“新發展階段”來描述兩個大局的新內涵;二是指出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步入到關鍵期和攻堅期;三是闡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到加速期。
這些認識促使我們從三個方面來思考未來五年的戰略重心。第一,如何率先擺脫疫情的困局,搶先實現經濟社會運行的常態化。新冠疫情帶來的沖擊不是一個小插曲,而是一個百年未遇的結構性沖擊。各國經濟社會如果沒有進行大救助和大調整難以走上新的復蘇軌道和常態化運轉。各國當下的核心戰略任務就是要在目前的局面下率先復蘇,擺脫疫情帶來的影響。對于中美之間超級博弈而言,誰能在實現經濟社會常態化方面拔得頭籌,未來五年也一定能夠拔得競爭博弈的先機。
第二,未來五年要為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堅實的經濟社會基礎,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穩定步入到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這個使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同等重要。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要取得全面勝利,很重要的標志不僅是跨越馬爾薩斯陷阱,實現全面小康,還必須穩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穩定地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成功實現社會主義強國。
第三,從對外角度來看,我國是否能夠在世界大變局的加速演變期,抵擋住美國的遏制戰略,改變目前不對稱的戰略沖突,使我們在“十五五”“十六五”時與美國的博弈步入到一個對等博弈的新階段。未來五年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中最為關鍵的五年。
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面臨多重挑戰
未來五年,一個很重要的測算指標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202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1萬美元。這是一個標志性的門檻,中國14億人口的人均GDP終于與世界平均水平一樣了。
但是按照目前公布的2021年高收入國家門檻,我國人均GDP依然有2000美元左右的差距。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即使是低增速的軌跡,到2025年我國也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是這個“跨越”,僅在GDP數字上跨越是不夠的。
一個國家要穩定地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要比門檻值高20%。當然,除了這一數字外,還包括和諧程度較高的社會經濟、成熟的制度,以及相對穩定的運營軌跡。
因此,“十四五”能不能穩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國的收入水平能不能穩定地高于高收入國家門檻值的20%,依然面臨多重挑戰。
未來五年,我們要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關鍵的五年。而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有幾項重要的指標,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二是要躋身于高收入國家的前列,其研發水平和GDP水平也要達到相應的要求。
未來五年,我國能否進入創新國家前十,甚至是2035年進入到前五,這里面有一系列的參照。以這些創新國家的收入為參照,未來15年我國平均收入增長速度需要達到11.2%;以研發強度為指標,到2035年我國研發強度必須提升到3.7%。
這意味著到2035年我國的研發支出將從2020年的2.4萬億元提升到7.4萬億元。因此,未來五年,是我國在科技自立自強、自主研發進行大踏步前進的五年,是我國在整個以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大范圍提升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在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加強研發強度的提升,特別是基礎研發投入水平的提升。
三是人均GDP達到中等國家水平。在這一標準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參數就是人民幣的升值率。跨越式發展往往是一個國家持續增長,綜合國力提升,貨幣升值的過程。
綜合多個跨越門檻的參數,如果我國2020到2035年能夠保持年均4.8%的實際增長速度,以超越高收入國家的20%為真正的跨越點,我國將在2026年左右穩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而按照前高后低的測算,2020年到2025年,未來五年平均增長必須在5.5%到6%區間。
因此,我國很需要一個重點的戰略縱深和戰略調整:第一,如何推進技術創新,實現創新驅動和新一輪技術紅利;第二,如何推動改革,實現第二輪制度紅利;第三,如何構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推動人口紅利轉化為人力資源紅利;第四,如何構建百年未有大變局的合作平臺和新的競爭力,重構自己的競爭力和經濟的全球化紅利。
中美博弈步入關鍵期,中國GDP將在2028年趕超美國
同樣,未來五年,中美博弈也將步入到關鍵期。20世紀80年代,中國GDP占美國10%,2008年的時候達到美國的30%,到2015年達到美國的60%。但是去年年底,最新測算是71%多。按照最新測算,預計到2025年,中國GDP會接近美國GDP的90%,這依然是加速上升的過程。
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在未來五年將是一個加速變化的過程。這個加速變化的過程往往是挑戰最為嚴峻、沖突最為激烈的過程,因為從不平衡博弈向平衡博弈的關鍵期間最容易出現戰略誤判和博弈激化。按照我們團隊最新測算,中國GDP趕超美國大約在2028年。
未來五年不僅是GDP趕超的關鍵五年,也是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突破階段。新發展格局能否構建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的科技要自立自強、能否在未來五年的戰略布局中取得一系列成功。
從表象上看,這是一個加速趕超的過程,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持續承壓,甚至加速承壓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未來五年里一定要腳踏實地把“十四五”規劃所設計的戰略全面落地,真正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