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
總類
1)熱處理
采用適當的方式對金屬材料或工件(以下簡稱工件)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工藝。
2)整體熱處理
對工件整體進行穿透加熱的熱處理。
3)化學熱處理
將工件置于適當的活性介質中加熱、保溫,使一種或幾種元素滲入其表層,以改變其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
4)化合物層
化學熱處理、物理氣相沉積和化學氣相沉積時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化合物層。
5)擴散層
化學熱處理時工件化合物層之下的滲層和化學氣相沉積時化合物溶解并進行擴散的內層,統稱擴散層。
6)表面熱處理
為改變工件表面的組織和性能,僅對其表面進行熱處理的工藝。
7)局部熱處理
僅對工件的某一部位或幾個部位進行熱處理的工藝。
8)預備熱處理
為調整原始組織,以保證工件最終熱處理或(和)切削加工質量,預先進行熱處理的工藝。
9)真空熱處理
在低于1×105 Pa(通常是10-1~10-3 Pa)的環境中加熱的熱處理工藝。
10)光亮熱處理
工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基本不氧化,表面保持光亮的熱處理。
11)磁場熱處理
為改善某些鐵磁性材料的磁性能而在磁場中進行的熱處理。
12)可控氣氛熱處理
為達到無氧化、無脫碳或按要求增碳,在成分可控的爐氣中進行的熱處理。
13)保護氣氛熱處理
在工件表面不氧化的氣氛或惰性氣體中進行的熱處理。
14)離子轟擊熱處理
在低于1×105Pa(通常是10-1~10-3Pa)的特定氣氛中利用工件(陰極)和陽極之間等離子體輝光放電進行的熱處理。
15)流態床熱處理
工件在由氣流和懸浮其中的固體粉粒構成的流態層中進行的熱處理。
16)高能束熱處理
利用激光、電子束、等離子弧、感應渦流或火焰等高功率密度能源加熱工件的熱處理工藝總稱。
17)穩定化處理
為使工件在長期服役的條件下形狀和尺寸變化能夠保持在規定范圍內的熱處理。
18)形變熱處理
將塑性變形和熱處理結合,以提高工件力學性能的復合工藝。
19)復合熱處理
將多種熱處理工藝合理組合,以便更有效地改善工件使用性能的復合工藝。
20)修復熱處理
指對長期運行后的熱處理件(工件)在尚未發生不可恢復的損傷之前,通過一定的熱處理工藝,使其組織結構得以改善,使用性能或(和)幾何尺寸得以恢復,服役壽命得以延長的熱處理技術。
21)清潔熱處理
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之一的清潔熱處理主要包括少、無污染,少、無氧化與節能的熱處理技術。它反映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22)熱處理工藝周期
通過加熱、保溫、冷卻,完成一種熱處理工藝過程的周期。
23)加熱制度
對一個工藝周期內工件或加熱介質在加熱階段溫度變化的規定。
24)預熱
為減少畸變,避免開裂,在工件加熱至最終溫度前進行的一次或數次階段性保溫的過程。
25)加熱速度
在給定溫度區間單位時間內工件或介質溫度的平均增值。
26)差溫加熱
有目的地在工件中產生溫度梯度的加熱。
27)縱向移動加熱
工件在熱源內縱向連續移動或熱源沿工件縱向連續移動進行的加熱。
28)旋轉加熱
工件在熱源內(外)旋轉進行的加熱。
29)保溫
工件或加熱介質在工藝規定溫度下恒溫保持一定時間的操作。恒溫保持的時間和溫度分別稱保溫時間和保溫溫度。
30)有效厚度
工件各部位壁厚不同時,如按某處壁厚確定加熱時間即可保證熱處理質量,則該處的壁厚稱為工件的有效厚度。
31)奧氏體化
工件加熱至Ac3或Ac1以上,以全部或部分獲得奧氏體組織的操作稱為奧氏體化。工件進行奧氏體化的保溫溫度和保溫時間分別稱為奧氏體化溫度和奧氏體化時間。
詳情請點解鏈接查看 超全的材料熱處理術語匯總(近600條)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