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健康、環保意識大大增強,涂料環?;椒ゼ铀?,綠色產品成為發展主方向。在此背景下,2017年l2月l8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發布GB/T35602-2017《綠色產品評價涂料》標準,并于2018年7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準對涂料中的甲醛和生物殺傷劑(統稱為殺菌劑)品種和限量做出了明確規定。比以往的標準要求更加嚴格。
這里提到殺菌劑,相信細心的讀者們都應該記得在前幾天的涂料市場公眾號上,我們在回顧一周大事的時候就曾提到過在2019年歐洲涂料展上,科萊恩推出了新款添加Dispersogen?SPPlus。它將無殺菌劑涂料的創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目前已實現與分散型涂料相同的易用性。此外,德國藍天使環保認證也明確規定,墻面涂料不可含有殺菌劑。當然,要實現完全不含殺菌劑恐怕還得需要一段時日的努力,但我們可以從當前殺菌劑的種類,性能來給出點點建議。
按照殺菌劑在環保建筑涂料中發揮作用的場合??蓪⑵浞譃樵谏a、儲存和使用過程中起作用的濕態罐內防腐劑、干膜防霉劑和干膜防藻劑三大類。分述如下:
罐內防腐劑及符合綠標方案
水性涂料建筑涂料以水為分散介質。并富含多種可以滋養微生物的成分,如乳液、纖維素、其他聚合物、各類粉料等,因此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理想溫床。細菌一旦滋生,很容易快速生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能使涂料產品腐敗變質,發生降黏、破乳、發酸、發臭、質量下降乃至報廢,給企業帶來經濟和商譽損失。這種破環會發生在涂料生產過程中,也可能會發生在涂料儲存、運輸途中、甚至于施工過程開啟未及時用掉的產品中,因此恰當添加罐內防腐劑是確保環保建筑涂料質量的必要保證措施。
鑒于綠色水性內外墻涂料中游離甲醛的限量非常低,此擬申請綠色產品的配方盡量不要使用甲醛、甲醛釋放體作為防腐劑。而CIT/MIT(3/1)的限值低于15mg/Kg,如果使用常規1.5%濃度的CIT/MIT(3/1)產品,其添加量不能高于總配方重量的0.1%:在氣候炎熱潮濕的區域、季節、以及生產環境難以管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DBNPA作為全部或者部分的速殺防腐劑;而使用MIT、BIT需要考慮總IT限量的要求,這時候用MIT/BIT復配物就能夠顯著提升防霉劑使用IT的空間。
干膜防霉劑及配方考量
墻面涂刷環保建筑涂料后,由于基材或涂膜表面被污染、環境潮濕、沒有充足的光照等原因,也容易受微生物的侵擾,出現長霉、變色、脫落現象,嚴重影響外觀、還失去了防護功能。特別是用于衛生問、地下室、車庫等陰暗潮濕狀況下的內墻涂料,漆膜長霉現象尤其嚴重,必須要在產品中添加干膜防霉劑來預防。常用的干膜防霉劑有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即多菌靈,簡稱BCM)、辛基異噻唑啉酮(簡稱OIT)、雙氯辛基異噻唑啉酮(簡稱DCOIT),吡啶硫酮鋅(簡稱ZPT)、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簡稱IPBC)等。
其中,BCM因價格適中、綜合性能比較優越,目前使用很廣泛。但是由于BCM對生態環境有害,在新綠標中被禁止使用。ZPT與IPBC在使用時除了限量要求之外,要重點考慮配方的適應性,即變色傾向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OIT與DCOIT除了考慮配方適應性外,還要考慮總IT含量要控制在750mg/kg以內。此外,鑒于單個的防霉劑活性物對個別霉菌的MIC(最低抑菌濃度)非常高,市場上也往往將兩種及以上活性物復配。得到協同效應。另外,考慮到內外墻涂料使用場所不同。對產品的防霉性能要求也不同,如外墻涂料就需考慮到防霉劑的水溶性,DCOIT就不很適合。因此,在滿足綠色涂料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到涂料的其他性能。
干膜防藻劑綜合考量
外墻涂料表面在高濕度下受陽光照射就會有藻類生長,同樣會影響漆膜外觀、甚至于造成漆膜破壞,因此需要添加干膜防藻劑。在選擇環保建筑涂料中的殺菌劑時,同時也要考慮配方中其它組份中所添加殺菌劑的品種和數量,如乳液、色漿、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各種可能會帶入的殺菌劑,如果這些原料有禁用的產品,應要求供應商更換:如果造成超標,則要求供應商進行更換和限制。此外,除了按照符合綠色環保建筑涂料標準要求的殺菌劑,還要根據涂料產品實際的使用進行儲存和挑戰實驗,并進行批量試用,確保產品最終性能得到滿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