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躍居世界第一”的問題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我國科技論文能居世界第一,這確實這是一種好現象。體現了中國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創新工程取得的成效!對此,科學網有發表感想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103035.html),兩會上,一位著名學者則提出了他的擔憂(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3/404733.shtm)。這位著名學者在表達他的擔憂時說:“說實話,我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如果要提建議,就是應該進一步改進科學評價體系,這需要全社會達成一種共識”。
本人覺得這種擔憂確實必要,但這不僅僅就是一個評價的問題。計劃生育政策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都實施了那么多年,難道解決這個論文的問題比推行計劃生育政策還要難?我想很多人都不會相信。看看我國科技論文世界第一的背后,我想大家或多或少應該有所啟發。
01
“有錢能使鬼推磨”引爆論文刊發。
我來到大學任職(2002年)才知道發表論文還有現金獎勵這個好政策。后來才知道很多大學都這么干的。論文按影響因子是明碼標價給予獎勵的,NS論文獎勵則可高達20W。這種獎勵力度和規模,世界范圍內應該不多。這個政策確實好,好就好在我們科研人員工資低,憑這個苦力勞動,可以改善一下待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優惠的好政策,對推進我國科技論文世界排名第一,應該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很多年來,一直是這樣發揮作用的,于今終于見效了。
但這種政策合理嗎?理性嗎?本人不敢茍同。因為畢竟提供該項獎勵的資金是納稅人的錢。這樣大手筆花國家的錢,應該有理有據甚至要做到有法可依。沒有各級人大會議的表決,憑什么可以這樣做(雖然本人也小有受益)?因此,目前普遍存在的這種獎勵政策至少是不規范的。有關方面應該設法讓它規范起來。國外大學也很重視發文,但估計像我們這樣獎勵的不多。西澳大利亞大學有獎勵,但獎勵的錢是獎勵到課題經費中,并不直接進入個人腰包。很多大學可能都沒有這種獎勵,而是“如果你多年沒有論文,請你走人”的一種境界。
我們的獎勵政策到了應該規范的時候了。
02
“研究生發文獲學位”催生論文噴發。
我們國家應該是世界上博士碩士研究生最多的國家。很多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如果在讀期間沒有SCI論文刊出,畢業時是拿不到學位的。因此,在讀期間如果沒有論文發表,畢業后還得繼續發表文章,以獲得學位。這已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游戲規則。這個因素為我國論文世界第一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想,我們可以提倡并鼓勵碩士、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但硬性規定不發文就不能獲得學位,似乎有點殘酷,也是缺乏必要的依據。估計研究生守則和學校章程里都很難找到這樣的規定。
03
“職稱敲門磚”助推論文大發表。
大學老師要評職稱,沒有幾篇論文恐怕很難評的上。這基本是個共識。同學在縣職業技術學校任教師,曾找幫助發文以便提職稱;做巖土工程鉆探的同學因為職稱提升需要,最近也找幫忙發表論文;就連醫院里打針發藥的護士提升職稱也得有發表論文的指標了。雖然這里舉的例子對“世界發文第一”沒有什么貢獻,但由此可見我國“職稱敲門磚”助推論文發表的強大動力作用。
04
多種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各位在評閱博士學位論文時應該注意到一個現象,很多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已經有論文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但你細讀他博士學位論文的英文摘要,就會發現二者的英文水平極不相匹配。如此,他的國際刊物論文是如何發表的?這里導師的作用、通訊作者的作用、論文潤色工作的作用等等都有。但也絕對不排除其他的大家都懂的一個作用,就是雇人操刀。國家科技投入猛然增加,科研人員手中有了米米就好辦事。一些“有錢人”雇人操刀寫牛文,應該不是新鮮事兒。若不信,對對發表者的英語水平如何?估計自己發表的論文自己都看不懂的現象不少!
除上述背后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這里就不羅列了。但上面幾點應該是最主要的、最起作用的。謹此討論,以期拋磚引玉。
轉載本文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彭渤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103794.html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科技論文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