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24日電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近期制備出一種復合納米材料,可高效抓取并去除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多環芳烴,在修復有機物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化學工程》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多環芳烴是一種在環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毒有機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難降解和生物累積性,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現有多環芳烴的治理主要集中在水體中,因分離困難,土壤中多環芳烴的去除至今仍缺乏有效手段,成為當今環境領域亟待突破的關鍵技術瓶頸。
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以陶粒為載體,近期利用氯化鐵和葡萄糖等制備出一種磁性花瓣狀碳-陶粒復合納米材料,可高效抓取土壤中典型多環芳烴——蒽甲醇,并通過自主研發的磁分離系統實現對蒽甲醇的分離回收。該技術成本低、效率高、環境友好,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