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國媒體報道:Lawrence Livermore與Sandia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組成的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一個高效的儲氫系統,這可能是氫動力車輛的福音。
金屬氫化物是一類有希望的儲氫材料,但它們常有吸脫附氫氣緩慢的問題。在例如碳基質中滲入金屬氫化物構成的納米精細化結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縮短氫的擴散路徑或通過改變材料的熱力學穩定性來加速氫氣吸脫附過程。
然而,Livermore-Sandia團隊與來自泰國的Mahidol大學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合作發現了納米精細化結構加速吸脫附過程的可能原因:納米精細氫化物內部“納米界面”的存在可以改變材料循環時出現的相。
研究人員探索了納米精細化的高容量氮化鋰(Li3N)氫存儲系統。他們使用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發現:納米界面的存在從根本上改變了氫的吸收和釋放的路徑,帶來了高性能與可逆性。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二月23日的《Advanced Materials》雜志的封面上。
研究人員認為:吸脫附速率的關鍵問題是擺脫會減緩材料形成于消耗速率的不良中間相。在納米精細化結構中,只要納米顆粒足夠小,結構就可以保證這一點。這是儲氫技術的心突破,因為這意味著可以在工程上蓋面內部微結構從而加速反應。
除了演示氮化鋰作為高性能儲氫材料之外,該工作還建立了有助于理解在納米界面中復雜金屬氫化物中的氫誘導的相變的恰當模型。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納米, 儲氫材料, 高容量氮化鋰(Li3N)氫存儲系統, 金屬氫化物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