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性能結構材料需具備輕量化設計與先進的能量應用。馬氏體時效鋼,結合了馬氏體基體與納米析出相,是一類可滿足高性能結構材料需求,具潛力的高強材料。其高強度源于半共格析出相,但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均勻分布,從而導致大的共格應變,這在負載下可能會促生裂紋。
北京科技大學呂昭平教授(通訊作者)等人于2017年4月10日在Nature上發(fā)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報道了設計超強鋼合金的新策略,通過高密度納米析出相和降低晶格錯配實現。他們發(fā)現在合金中,高度彌散,完全的共格析出相(析出相的晶格與周圍基底的晶格幾乎一致)與基底表現出非常低的晶格錯配和很高的反相邊界能,實現不降低韌性下同時強化合金。如此低的晶格錯配(0.03±0.04%)降低了析出相的成核阻力,從而使析出相能以非常高密度(大于1024每立方米)及小尺寸(大約2.7±0.2納米)的狀態(tài)穩(wěn)定析出。顆粒周圍最小的彈性錯配應變并沒有為位錯相互作用貢獻很多,而這是強度增加所必須的。相反,文中報道的強化機制利用了化學有序效應,當析出相被位錯削減時,會產生背應力(與變形相反的力)。研究者制備了一系列鋼,利用Ni(Al,Fe)析出相進行強化,使合金強度提高到2.2Gpa,同時還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大約8.2%)。與傳統(tǒng)馬氏體時效鋼相比,析出相的化學成分能大幅度削減成本,因為可用一些廉價質輕的元素替代一些高成本的合金元素,如Co、Ti。基于最低晶格錯配實現最大析出相分布和高剪切應力(位錯刺穿共格析出相從而導致塑性變形引發(fā)的應力)實現鋼合金的強化,使我們能正視晶格錯配設計理念,從而能將其應用到其他的金屬合金中。
圖一、Ni(Al,Fe)-馬氏體時效鋼在固溶退火(950℃下15min)和時效(500℃下3h)狀態(tài)下的機械性質和STEM圖
圖二、利用高分辨HAADF圖和APT數據3D重建確定具全晶格匹配的析出相B2結構性質
圖三、原子探針分析析出相的體層攝影和成分
圖四、同步輻射XRD結果表明bcc基底和B2析出相間整體相位轉變和極低的晶格錯配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劉洋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