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博士后是博士畢業后通往正式科研職位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博士生正是通過這一階段的鍛煉,增加獨立科研能力,并且獲得指導學生的經驗。
一些世界名校的博士后計劃,往往成為整個領域內國際最著名的學者計劃,但是在國內,高校的博士生畢業后,往往首選海外名校的博士后計劃或者工作崗位,很少愿意加入國內高校的博士后計劃,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本身博士后計劃比較少,而因為計劃少,反過來又更難招到優秀的博士畢業生。
于是,2016年,復旦大學推出了“超級博士后”這一全新的引才計劃。通過給予每位博士后每年21萬到23萬人民幣的津貼,來吸引優秀的人才,據悉,復旦超級博士后計劃的第一個入選者婁捷在博士后出站后,就通過了復旦物理系教授們投票表決,正式進入教職序列。
而今年,全國最早推出“超級博士后”計劃的復旦大學將這一計劃擴容了。學校近日推出了博士后改革計劃。
全面實施超級博士后制度,是新方案中尤為引人注目的內容。原本的超級博士后只在部分院系實施。根據新方案,在學校資助全職博士后崗位中設立超級博士后崗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吸引國內外一流大學有突出科研表現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進入學校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科研平臺、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團隊,潛心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原創性研究。
按照此次新的計劃,學校博士后崗位設置以全職博士后崗位為主,適當設置部分在職博士后崗位和工作站聯合博士后崗位。
全職博士后在站規模將達到1400名左右,全職博士后年招收規模逐步擴大到500名左右,每年遴選資助50%的全職博士后進入超級博士后序列。按照新規,進入國家博新計劃的超級博士后每年年薪超過40萬元,進入國家引進計劃的超級博士后年薪為38萬元到40萬元以上,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年薪為28萬元年薪以上,博士后的在站時間為2到4年。
面對博士后群體的“后顧之憂”,新方案也進一步明確,學校將確保全職博士后的住房需求和子女入學的需求。逐步建立市場化運作的博士后公寓管理體系和住房貨幣化補貼體系;充分發揮復旦大學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積極保障全職博士后子女入學。
針對不同類型的博士后,新方案提出,建立分級審批制度,完善招收辦法,分類設置考核指標,健全評價辦法。而且,還將建立有助于博士后隊伍發展的平臺與機制,拓寬職業發展通道和空間。將博士后作為學校教師隊伍和其他專業技術隊伍的重要來源之一。
同時,根據新方案,學校逐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鼓勵院系和合作導師增加博士后隊伍建設配套經費,為博士后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以適應博士后隊伍提高質量和發展規模的需要。
學校計劃通過三年左右努力,推動博士后隊伍體系更加完善、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于創新活力的一流博士后人才隊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