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Nature發布科研影響力榜單,中科院等15家中國機構上榜
    2017-08-18 13:21:08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新智元 分享至:

       1.jpg

     

        Nature 日前發布分析文章,列出全球專利引用文獻及相關機構的 Top 200 榜單。榜單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成果技術轉化的實力,以及各機構對科研經濟潛力的重視程度。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來自美國。中國有 15 所機構入選,總數全球第 3,其中最靠前的是香港科技大學,位列第 118。同時,根據專利引用文獻數量,東南大學位列全球第一。


    1

     

        精確衡量科學對創新的影響很難。不過,有個指標值得一看,那就是專利的引用文獻。專利肯定受了那些它引用的論文的影響,因此專利文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科學與技術間的聯系。


        近日,Nature 發表分析文章,結合自然指數與 Lens 指標,將過去 20 年全球科研成果技術產品轉化的情勢展現了出來。分析還研究了一批擁有大量專利組合的機構與其論文發表的情況,從中能看出這些機構對科研經濟潛力的重視程度。


        背景知識,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自然出版集團每年都會發布的一個指數,全面衡量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及產業機構的高水平論文產出,評估各機構在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及物理科學 4 大核心學科領域的排名。自然指數對評價科研機構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 Lens 指標(Lens Metric)是基于開放數據庫 Lens.org 的一個指標。Lens 數據庫里有超過 1 億個專利文獻與 100 多萬篇學術論文相互關聯的信息。Lens 數據庫的一個子集測量了 200 家機構的專利引用情況,創建了 Normalized Lens Influence Metric,也就是 Lens 指標,顯示了機構在 1980 - 2015 年之間發表的文章對專利的影響。


        科研的技術影響力:MIT 論文對專利影響最大,Science 被引用最多


        下圖展示了在 Lens 分析的 200 家機構中自然指數最高的幾家,中國科學院(CAS)榜上有名(左下)。y 軸表示在自然系列期刊中發表文章的數量,x 軸表示 Lens 指標(體現了機構對專利的影響)。由圖可見,MIT 發表的論文對專利影響最大。


    2

     

        Lens 分析還將自然指數中包含的雜志按照其每篇文章的平均專利引用做了排名,如下圖天藍色柱狀圖所示,Science 排在第一,Nature 以 0.1% 的差距緊隨其后。


        此外,右邊淺藍色鋪底的數字代表了被專利引用的論文占期刊發表總論文數量的百分比,這時候 Cell 以 54% 位居絕對第一,多學科期刊的表現比大多數專業期刊都要好一點。


    3

     

        根據歸一化加權分數(normalized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Lens 指標最高的一些機構,發表的論文自然指數也很高,這表明其論文質量很高:


    4

     

        其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 TSRI,世界著名的綜合性醫學研究及教育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基礎醫學、化學、生物等方向,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的大部分研究被其他人擁有的專利所引用,因此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 Lens 指標很高。


        而法國的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Atomic Energy and Alternative Energies Commission)等機構,傾向于對其大部分研究進行專利授權,因此正則化 WIPO 專利族分數(也即 WIPO 專利族/ 2016 年 STEM 文章)更高。


    5

     

        全球科研技術轉化實力 Top 200:中國 15 家機構上榜,香港科技大學第 118 名排第一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根據 Lens 指標(也即 Normalized Lens influence metric),全球 Top 200 的機構。就像上文說的,Lens 指標顯示了機構發表的文章對專利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科研技術轉化的實力。


        在下面的表格中,AC 2012-2016 表示在 2012 到 2016 年期間發表的論文數量,WFC 表示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自然指數使用 FC(fractional count)衡量每一位作者對論文的貢獻,而 WFC 是調整了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論文過度呈現(over-representation)后得到的結果。


        首先是全球 Top 10,剛剛提到的 TSRI 位居第一,第二是洛克菲勒大學,這兩所機構相比之下都是論文數量雖少,但都是精品。MIT 排第三,同時,MIT 發表論文的數量也很驚人。


    6

     

        我們雖然還想列下去,但 Top 100 里都沒有出現中國的大學或研究所。同時,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來自美國。


        在這份榜單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國大學,是香港科技大學,位列第 118。


    7

     

        不過,好消息是,仍然有另外 14 家中國機構榜上有名,主要集中在 160~ 200 之間。


    8

     

        縱覽這 Lens 指標 Top 200 榜單,我們發現美國以 83 家機構占據了絕對第一,這也體現了其科研對技術的影響力。其次是英國(UK),有 20 家機構上榜。中國以 15 家排在第三,接下來依次是法國(12)、德國(11)和日本(10)。這 6 個國家占據了整個榜單的 75.5%。


        值得注意,Top 10 中唯一的非美國機構來自以色列——排在第 6 的魏茲曼科學研究所(WIS),而韓國的漢陽大學(HYU)排在第 23,是亞洲國家機構里最靠前的。


        更多信息請參見 https://www.lens.org/lens/in4m


        全球科研專利論文數量 Top 50:中國實力驚人,東南大學位居榜首


        另一方面,從專利引用文獻的數量這個角度看,中國的實力就很驚人了。下表列出的研究機構都是在 2016 年自然指數 Top 200 出現的機構(按照 WFC 計算)。后面幾列是 2006 年到 2016 年這十年間 Web of science 中 STEM 文章總數和 Derwent 創新指數里的 WIPO 專利族總數。最后一列算出了專利數與論文發表數量之比。左起第二列給出了 Lens 指標作為對比。


        其中,東南大學排名第一,浙江大學排名第三(Lens 指標 189),廈門大學第四(Lens 指標 196),華東理工大學排第五。


    9

    10

    11

    12

     

        2017 中國自然指數:中科院位居榜首


        說完科研的技術影響,我們有必要看看科研實力本身,因為這是技術轉化的根本。中國自然指數 2017 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下圖顯示了 2016 年 4 月到 2017 年 3 月之間,中國科研論文發表情況。


        AC 代表文章數量,FC 代表考慮單獨作者對文章不同貢獻的數據,WFC 代表去除了有過多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文章后的結果。一篇論文可能被同時歸為多個領域。


    13

     

        由上圖可見,化學領域是中國發文數量最多的,有 4886 篇,相應的作者貢獻 WFC 也最高。


        而具體到機構,中國科學院(CAS)以 3407 篇論文、1176.71 的 WFC 分值位列第一,北大、清華名列第二、第三。


    14

     

        中國科研合作情況:中科院國內外合作最多


        下圖展現了中國學術國際合作情況,其中,最大的綠色圓圈代表中國(綠色是亞洲國家),紅色代表美洲國家,藍色是歐洲。圓圈本身的大小代表了該國綜合合作項目的多少,圓圈之間的連線表示合作強度。


        由圖可見,中國與美國的合作是最多的。


    15

     

        具體看,中國與國際科研論文合作的前幾名如下。篇幅有限,原榜單列出了 Top 100,這里僅給出 Top 15:


    16

     

        再回到國內,看科研院校彼此之間合作的情況:

     

    17

    18

    19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 | 中文在线精品综合 |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线观看人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日本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