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所有科學技術的載體,材料科學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熱門的前沿學科之一。材料主要為三大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十三五”規劃顯示,高分子材料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擬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從政策層面為高分子材料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國現在的材料研究已經位于世界前列,特別是高分子的研究領域,尤其是新材料的綜合研究能力,排名世界前五。
2016年6月24日, 由中國工程院 “海洋工程中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咨詢項目組發起“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武漢洪山賓館隆重召開,會議期間,記者有幸采訪到中國高分子材料領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教授,對這位從事高分子材料科學研究近 50 年的科學家由衷地敬佩!
蹇錫高院士,現任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大連理工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所長、教授,在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溫高效分離膜、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耐高溫特種絕緣材料等領域取得了諸多創新型成果,為我國高分子材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潛心科研數十載 碩果累累報祖國
隨著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高速飛行、火箭、宇宙航行、無線電、工程技術等的飛躍,對高分子材料的耐熱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研發耐熱等級更高又可溶解的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已成為科學界和工程界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
蹇院士表示,輕質高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是航空飛行器、車輛、艦船等領域輕量化、 遠航程、 節能的關鍵材料。 與傳統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相比,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具有優異韌性,抗損傷容限高,可循環使用,環保,但其實際應用比例不到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總量的 10%。樹脂基體的高韌性和高模量是提高其復合材料韌性和抗壓強度的基礎。他們的研究團隊從分子結構設計出發,研制成功耐高溫可溶解的雜環聚芳醚高性能樹脂,進而研制成功高性能樹脂復合材料。該類復合材料材料表現出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尺寸穩定性好,耐腐蝕、耐輻照性能優異,在高溫、極限惡劣環境下應用極具優勢。
蹇院士回憶道,做科研最基本的原則應記住八個字:持之以恒、自主創新。
自 1990 年回國后,他一直瞄準高分子材料的科技前沿,懷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決心,堅守在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科研陣地。在此之前,對國家重大工程領域及國防安全有重要保障作用的高性能工程塑料一直受到發達國家壟斷,并且對我國是保持禁運的狀態。他帶著一腔報效祖國的愛國熱忱,帶領科研團隊,反復探索、實驗,廢寢忘食,在國家科技攻關、十五“863”計劃以及省市項目的支持下, 從分子結構設計出發, 將全芳環、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成功引入到聚芳醚分子主鏈,并通過相應聚合工藝技術攻關,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研制成功結構全新、綜合性能優異、耐高溫可溶解的雜萘聯苯型高性能工程塑料,解決了傳統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溫可溶解的技術難題。
2003 年,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含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新型聚醚砜酮(PPESK)及其制備法”,該項研究成果打破了西方國家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的技術上和材料上的長期壟斷地位。
這一創新成果是目前耐熱等級最高的可溶性聚芳醚新品種,加工方式多樣,性價比優。 經專家鑒定, 確認為 “國際首創,是一項具有原始創新性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 已實現產業化。 此后,獲得 2011 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雜萘聯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樹脂及其應用新技術”,這是對 2003 年獲獎成果的提升,不但耐熱溫度上有顯著提高,而且應用領域更廣。今年的第 44 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由蹇錫高院士團隊的專利項目“含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備法”憑借成果的創新性和顯著的產業化應用獲得展會評判特別嘉許金獎。
蹇院士表示,“含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備法”針對傳統聚芳醚腈不能兼具耐高溫可溶解、傳統聚芳醚腈聚合工藝得不到高分子量、窄分布產品的技術難題,發明了一種既耐高溫又可溶解的含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腈砜,兼顧高強高韌、低成本及易加工的優勢。以該專利為核心研制成功的航天用耐高溫隔熱涂料等創新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相關行業領域的技術瓶頸,實現了產業化,促進了相關領域的技術升級換代,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過 60 億元。該系列高性能樹脂及其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核能、石油化工等領域,推動我國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蹇錫高院士(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會頒獎現場
蹇院士自豪地說:“我們的產品不僅耐熱、高強度、絕緣性能好,還有國外相同產品不可比的可溶性。不僅在高精端領域應用,還可廣泛推廣到眾多的民用領域。所以,我們敢向 ICI 英國帝國化學公司、德國巴斯福公司、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杜邦公司等國際老牌大公司的同類產品挑戰,我們的聚醚醚酮材料、絕緣材料、涂料等都是最好的,分子結構最穩定,價格最便宜。看到自己多年的科研心血終于化作能為人類和社會進步有所幫助的技術成果,這比拿幾座獎杯都更加有成就感。
為祖國發展解決科研難題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自豪!
蹇錫高院士團隊的專利項目在第4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特別嘉許金獎
開拓創新 走向科技最前沿
蹇院士表示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溫、高強度、高絕緣、耐輻照等優異綜合性能,屬于戰略性新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很大特點是它耐腐蝕,尤其穩定性很好。該系列新型高性能樹脂已經成功應用于耐高溫高效功能膜(包括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液流電池離子膜等)、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耐高溫耐強腐蝕絕緣材料、耐高溫涂料等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如下:
(一)、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
該系列高性能樹脂具有優異的耐高溫可溶解的性能,是先進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最佳基體樹脂。已開發成功耐高溫自潤滑耐磨復合材料,其摩擦系數與PTFE相當, 但磨損系數降低一個數量級,已應用于各種密封件、摩擦件,如已應用于中國核動力二院的貫穿件產品,并通過國防科工委的鑒定驗收,其耐高溫、高強度、高絕緣、耐輻照的優異綜合性能得到用戶高度評價。開發成功一種可注射的短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其 150℃拉伸強度在 105MPa 以上,遠高于同類PEEK 復合材料,已得到國際著名汽車零配件廠商德國 BOSCH 公司全面測試確認。研究成功多種連續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其損傷容限寬,韌性好,性能遠優于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其 250℃高溫力學性能保持率高于 70%。
核電廠
(二)、耐高溫、耐輻照絕緣材料及涂料
以高性能雜萘聯苯聚芳醚類樹脂為基體原料配置而成的高性能耐輻照、耐高溫絕緣漆、膜及涂料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可在 350℃下長期使用,可在500℃短期使用,耐熱性能高于目前報道的絕緣漆,尤其是濕熱性能優于目前見諸報道的多種聚酰亞胺類耐高溫絕緣漆。以 PPENS 為基料開發成功油田用加熱電纜,可在 250℃、2500V 電壓下長期工作,經盤錦油田等應用考核,確認比鋼鎧電纜更安全可靠,性價比高,滿足用戶要求。開發成功 350℃長期使用的PPENK/PPEK絕緣膜、 絕緣漆及漆包線,在大功率電機、干式變壓器、深井潛水泵、飛機等領域推廣應用。
(三)、耐高溫高效功能膜
以 PPESK 為膜材料開發的耐高溫高效分離膜經中科院大化所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測試,確認其性能優于進口聚砜膜, 性價比高, 可廣泛用于氣體分離、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以改性新型雜環高性能樹脂為膜材料開發的離子膜可應用于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儲能電池離子膜、海水淡化等領域,經國際著名功能膜制造商德國 FUMA 公司長期應用考核,確認其綜合性能優于傳統產品。
含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的高性能樹脂是極具市場潛力的特種工程塑料,其深入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
鉆井平臺
高速飛行器
未來科研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蹇院士表示現在他們團隊研制的新型雜環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深加工產品,已在航空航天、核能、電子電氣、精密機械、石油化工、汽車運輸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下一步,他們一方面會繼續從分子結構設計角度,開發耐熱等級更高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品種,另一方面, 將現有產品推廣應用到更多領域。
不久的將來,高性能工程塑料將在高速飛行器上使用量越來越大,成為高速飛行器實現輕量化、遠航程、節能的重要材料, 同時還將推廣到更多的民用領域,甚至推廣應用于骨移植材料等醫用領域,為促進相關行業升級換代做出更大貢獻。
海水淡化工程
產研結合 服務于國家建設
結合實際生產搞科研是蹇錫高的準則。他不贊成從紙面到紙面的科研工作,也不單純追求填補空白,而是更注重科研成果為國家建設服務。目前,他們開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已經實現了產業化,促進了相關領域產品技術升級換代,推動了我國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深加工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核能、石油化工等領域,甚至還遠銷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蹇院士說:”我是 90 年回國,自90 年至今,26 年來一直從事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從未改變過科研方向。我也經常告訴我的學生,人生道路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但貴在堅持和克服。
科研工作也一樣,要做好科研工作要做到四點:首先,興趣是堅持的動力,是創新的源泉。干你想干的事業并全新全意把他做好。其次,做科研工作需要目標明確。有目標才會有攻克的方向,才能明確要解決問題的關鍵,并且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再就是,做任何科研工作都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一般來說,真正有成就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地去解決問題才能取得成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做科研工作要堅持自主創新,注重實際應用效果。我比較不贊成紙上談兵,搞工程技術應用研究的人,發表理論研究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應多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關注科研的實際應用效果。“
后記:
科研之路漫漫,唯無言堅持與奮力拼搏相伴!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了民族工業的強盛,為了造福社會、惠及國家經濟發展。科研工作者們,大家行動起來,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努力拼搏吧!
人物簡介
蹇錫高,男,1946 年 1 月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機高分子材料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69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高分子化工專業,1988.2-1990.12 在加拿大 McGill 大學高分子化學, 訪問學者, 199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遼寧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并榮獲國務院發展教育突出貢獻獎,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兼任 《中國材料進展》副理事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新材料技術協會名譽會長等職。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加工應用新技術研究。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耐高溫特種絕緣材料、涂料、耐高溫高效功能膜等領域做出了重大創造性成就和貢獻。 先后主持完成國家重點科技攻關、 ”863“ 、 軍工配套、 973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創新基金、火炬計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項目、省市重大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等 30 余項。研制成功結構全新的系列新型雜環高性能工程塑料,既耐高溫又可溶解,解決了傳統高聚物不能兼具耐高溫和可溶解的技術難題,綜合性能優異,成本低,屬國際首創、原始創新,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核能、電子電氣、石油化工、精密機械、環保等領域。獲 2003 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1 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2 年遼寧省科技發明一等獎等諸多獎項在內的十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獲16 項發明專利,2 項專利被評為世界華人重大科技成果, 12 項技術已產業化。發表 SCI 論文 244 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 3 的 80 余篇,被 Chemical Reviews(IF40)、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IF 24)等期刊他引 3000余次。培養博士 76 名、博士后和訪問學者 6 名。獲國防軍工協作配套先進工作者、省優秀專家等稱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