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慘重的事故及其啟示
摘要:本文通過“有史以來十大損失最慘重的事故”的分析,探討了制造成產品、設備、裝備和重大工程項目的材料提前失效的原因,為設計師和工程師提供了預防和控制腐蝕、摩擦磨損腐蝕、疲勞和腐蝕疲勞,提高材料制成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和耐久性,必須實施“系統工程管理”的建議。
帕爾珀· 阿爾法石油鈷塔爆炸起火
世界上最悲重的十大事故及其啟示
新浪科技2008年11月11日公布了“有史以來十大損失最慘重事故”其中三起為海水觸醮引發的沉船、兩起是人為交通事故外,其余五起是:
第一大事故“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損失:2000億美元,“連接頭設計不當,引發摩擦磨損磨蝕造成泄漏的嗎?”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北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這是目前史上損失最為慘重的事故,被稱為和平時期人類最大的社會經濟災難。其中50%的烏克蘭領土被不同程度地污染,超過20萬人口被疏散并重新安置,具中1700萬人被直接暴露在核輻射之下。與切爾諾貝利核泄漏有關的死亡人數,包括數年后死于癌癥者,約有12.5萬人;相關花費,包括清理、安置及對受害者賠償等的總費用約達2000億美元,僅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重建鋼制防護層的費用就需20億美元。事故起初公布為操作失誤,后更改為連接棒設計不當,那么這個“連接棒設計不當”不當在哪兒?是引發了摩擦磨損磨蝕造成泄漏的嗎?保密隱瞞不了事實的真相,遲早會有消息。
“高溫保護層損壞,造成提前失效”引發第二大事故,美航天飛機燒毀,損失130億。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防熱瓦上出現裂縫返回地面時使得超高溫氣流乘虛而入,機體材料瞬間熔化,飛機解體,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據說飛機造價120億美元發射費用約5-6億美元,機毀人亡,航天飛機壽命消失。
起飛時,燃料箱保溫用是海綿套掉塊,擊破高溫防護用的防熱瓦,返航路經空氣層時高溫防護層失效處的機翼,高溫下瞬間熔化,引發爆炸造成機毀人亡。
“腐蝕造成材料提前失效”引發第四大事故,美國航天飛機升空爆炸,損失55億美元。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漏爆炸后的現場
1986“挑戰者”航天飛機發射73秒后空中爆炸解體(使用壽命73秒)“挑戰者”航天飛機制造費用是60-70億美元,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發射一次費用約5-6億美元。燃料箱對接用的O型密封橡膠圈,不能適應當時攝氏溫度零度以下的環境,橡膠圈出現脆化,引發燃料泄漏著火,發射后73秒空中爆炸,這是過低溫度下橡膠圈提前老化、失去韌性造成的事故。
“液化氣安全閥失效”引發第五大事故,帕爾珀·阿爾法石油鉆塔事故,損失34億美元。
這是世界上損失最大的離岸石油鉆塔事故。這里一度曾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鉆塔,每天可產原油31萬7千桶。1988年7月6日,技術人員在進行例行維護時,解除并檢查所有的安全閥,后者是用來阻止液態天然氣囤積并產生危害的關鍵裝置,當時共檢查了100個相同的安全閥,然而不幸的是,技術人員卻犯了一個錯誤,忘記更換其中的一個。當天晚上10點,一名技術人員按下按鈕,啟動液態天然氣泵,一場損失最為慘重的石油鉆塔事故從而爆發。在2小時之內,300個工作平臺都被火海吞噬,最終坍塌,造成167名工人遇難,物質損失達34億美元。
美國挑戰者航天飛機
美國-B-2轟炸機
安全閥失效于腐蝕,還是摩擦磨損磨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腐蝕事故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