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杜翠婷
通訊作者:王巍,陳守剛
通訊單位: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研究速覽
面對嚴酷的低溫海洋環境,金屬表面的高效防冰/除冰和長效腐蝕防護對于海洋機械裝備而言至關重要。中國海洋大學陳守剛教授和王巍教授團隊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中提出了一種以Bi2S3/Ti3C2Tx為光熱填料,聚氨酯(PU)為基體的多功能涂層(BSPU)。Bi2S3/Ti3C2Tx具有76.13%的光熱轉換效率和優異的光熱循環穩定性。PU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Diels-Alder反應(DA反應)等單體組成,賦予涂層具有光滑、疏水和自修復特性的表面,促使該涂層在低溫環境中可同時實現被動防冰和主動除冰功能。Bi2S3/Ti3C2Tx經過光熱轉換以提高涂層溫度,導致冰層在-30°C的300秒內脫落。BSPU將水滴在光照下的冷凍時間延長至1500秒以上,是裸金屬基板上冷凍時間的6.3倍。由于二維填料提供的“迷宮效應”,涂層的耐腐蝕性顯著增強。在低溫模擬海水的環境中浸泡90天后,涂層仍保持良好的防腐防護能力。依靠光熱效應觸發涂層中Diels-Alder(DA)可逆反應,涂層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損傷自愈。該涂層滿足了疏水性和光熱主導的被動防冰/主動除冰和耐腐蝕性的要求,在低溫海洋環境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前景。
亮點分析
亮點一:通過光熱效率表征測試和COMSOL有限元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深入解析了Bi2S3/Ti3C2Tx異質結的光熱轉換機理。
亮點二:所設計的多功能涂層克服常見防冰涂層耐蝕性的不足,兼具優異的被動防冰/主動除冰性能、防腐性能,快速的光熱自修復性能增強了涂層的防護能力。
圖文導讀
圖1 SEM圖,(a,b)Ti3C2Tx,(c-e)Bi2S3/Ti3C2Tx,(f-h)單層Bi2S3/Ti3C2Tx及其EDS元素組成。
圖2 (a)XRD光譜,(b)Zeta電位,(c-f)XPS全光譜和精細光譜,(g-h)UV-vis漫反射光譜和Tauc圖,(i)光熱循環(在1.5 W/cm?的808 nm激光照射下)。
圖3(a)防冰實驗裝置和熱能吸收耗散示意圖,(b1)水滴延遲凍結和(b2)冰滴快速融化(-10°C恒溫平臺,1個太陽,0.2 mL去離子水),(C)光熱除冰(涂層表面冰厚度為3 mm,-30 ℃,1 sun光照強度)。紅色虛線表示冰-水邊界。
圖4 在3.5 wt%的NaCl溶液中的電化學阻抗譜(a:20 ℃下的Pure-PU,b:20 ℃下的BSPU-2涂層,c:0 ℃下的BSPU-2涂層。(a1-c1)奈奎斯特圖,(a2-c2)阻抗模量圖,(a3-c3)相位角圖。
圖5 BSPU-2涂層的劃痕修復(1.5 W/cm-2 808nm激光照射)。(a,b)通過激光共聚焦測試的修復過程,其中(b2)是交叉劃痕中心的深度。SKP映射,(d)顯示了表面電勢在X方向上的數值變化過程。
結論
設計Bi2S3/Ti3C2Tx為填料、聚氨酯(PU)為基體開發了一種具有光熱防凍、耐腐蝕和自修復性能的涂層。Bi2S3和Ti3C2Tx之間形成的Mott-Schottky異質結增強了材料的穩定性和光熱性能。在光照下,Bi2S3/Ti3C2Tx作為局部熱源,為涂層提供熱能,有效延緩表面結冰,并在-30 ℃的低溫環境中在300秒內實現快速脫冰。此外,Bi2S3/Ti3C2Tx在涂層中表現出的“迷宮”效應抑制了腐蝕介質的滲透,從而提高了其耐腐蝕性。此外,具有DA反應基團的PU,能夠在808nm紅外激光照射下實現本征自修復。因此,該涂層不僅提供了卓越的光熱除冰性能,以滿足復雜和動態應用中的防冰需求,而且還表現出優異的低溫耐腐蝕性,可有效保護金屬。固有的自我修復能力進一步延長了涂層的使用壽命。因此,這種創新涂層在極端寒冷的海洋環境中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ompositesb.2024.111255
參考文獻:Cuiting Du, Wei Wang, Zihao Guo, Peng Wang, Shougang Chen, A robust anti-icing/de-icing and self-healing coating based on efficient photothermal Bi2S3/Ti3C2Tx nanofillers,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74 (2024) 11125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