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塑性變形(SPD)是一種有效的增強金屬和合金的變形應變。然而,由于鎂合金的低變形性,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鎂合金。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低應變強化方案,即通過室溫下旋轉鍛造(RS)在粗晶粒內部引入大量孿晶和層錯,成功地制備了一種具有新的強度記錄的超輕塊狀Mg-Li合金,其室溫抗拉強度可達到405MPa,在目前的研究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鎂鋰合金由于具有超低密度、優(yōu)異的成形性、良好的阻尼性能和可循環(huán)利用性等優(yōu)點,在航空航天、電子、軍事等領域成為結構應用的候選金屬。輕的Li元素的加入不僅可以減少他們的密度,也通過激活<c + a>滑移顯著提高成形性。雖然Mg-Li合金是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但隨著L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相變會導致其機械強度較低,強度基本在250 MPa以下,從而抑制了其廣泛的工業(yè)應用。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研究學者提出了許多增強Mg-Li合金的方法,包括嚴重塑性變形(SPD),固溶強化和析出相強化。除強化作用外,SPD技術還可增強Mg-Li-Al合金的耐蝕性。盡管SPD技術(如擠壓、軋制、等通道角擠壓和高壓扭轉)可以施加高達數(shù)百的應變,但由于HCP Mg-Li合金的飽和位錯積累和/或有限的塑性,對塊體Mg-Li合金的強化效果相當有限。此外,這些SPD技術通常昂貴、復雜和效率低下;生產的樣品的最大尺寸是厘米級甚至毫米級,難以制備大尺寸合金。
已有的納米級孿晶可以顯著增強金屬強度,同時保持相當大的塑性和加工硬化,因為孿晶邊界(TBs)阻礙作為遵循經(jīng)驗霍爾-佩奇關系的位錯運動。此外,Mg-Li合金還可以通過雙孿晶和CTW-層錯(SFs)結構進行強化。在高應變下,鎂合金發(fā)生的變形孿晶不可避免地引入剪切局部化和應力集中。因此,如何在不發(fā)生剪切局部化或應力集中的情況下,在Mg-Li合金中引入高密度的孿晶和SFs,提高其強化效果仍然是一個技術難題。
旋轉鍛造(RS)-一種廣泛使用的工業(yè)方法——可以產生高達100 s1的變形應變速率,也可以產生來自模具沖擊的高靜壓應力。因此,我們認為即使是低應變的RS也可能有利于Mg合金引入高密度的孿晶,同時避免TBs附近的應力集中。此外,RS成本低,效率高,允許在每一個道次施加小的應變。
基于此,南京理工大學陳翔教授團隊采用小應變旋鍛技術在室溫下對Mg-4Li基合金進行加工。系統(tǒng)研究了Mg-4Li合金模壓成形后的力學性能和組織演變規(guī)律,并通過微觀組織分析對其強化機理進行了評價。通過室溫下旋轉鍛造(RS)在粗晶粒內部引入大量孿晶和層錯,成功地制備了一種具有新的強度記錄的超輕塊狀Mg-Li合金,其室溫抗拉強度可達到405MPa,在目前的研究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相關研究成果以題“Achieving ultra-strong Magnesium–lithium alloys by low-strain rotary swaging”發(fā)表在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上。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80/21663831.2021.1891150
RS的工作原理如圖1(a)所示,原始和RS處理樣品的圖片如圖1(b)所示。在鍛壓過程中,四個模具均勻地排列在Mg-Li棒材的圓周上,并圍繞棒材高速旋轉,同時沿徑向進行高頻短程沖壓。結果表明,沖擊模的高應變率和低應變使CG Mg-Li合金的顯微硬度(約為75 HV)提高到100 HV以上,并最終沿半徑形成v形分布,其室溫抗拉強度可達到405MPa。
圖1 鍛造Mg-Li合金的力學性能。(a) RS技術示意圖。(b)接收樣品和RS處理樣品的圖片。(c)從原始和鍛造Mg-Li合金棒的中心到邊緣沿徑向測量的維氏顯微硬度,其中兩個區(qū)域被區(qū)分為I和II。(d)原始和RS處理樣品的典型拉伸曲線。插圖為斷裂拉伸試樣。(e)通過文獻中不同的SPD技術,比較本研究中不同Mg-Li-X合金(X:合金元素)的抗拉強度和斷裂伸長率。ECAP等通道角壓,ARB累積軋制結合。(f)不同強化機制下的Mg-Li-X合金中Li含量與UTS的關系圖。
圖2 原始態(tài)和鍛造態(tài)Mg-Li合金的形貌、相組成和取向圖。(a,b) (a)接收和(b)RS處理的Mg-Li樣品的典型SEM圖像;(b)中的黃色箭頭表示新形成的片層結構。(c)相組成的XRD表征。(d)經(jīng)RS處理的Mg-Li樣品的EBSD取向圖。插圖為色標,紅色、綠色和藍色分別表示晶粒具有<00.1>、<21.0>和<10.0>取向。(e)RS處理樣品對應的取向差分布。
圖3 RS處理的Mg-Li合金中位錯運動。(a,b)縱向邊緣截面上拍攝的典型變形微結構的TEM照片。插圖顯示了SAED模式。(c-f)在區(qū)軸線附近使用不同衍射矢量在雙光束條件下的亮場和暗場TEM圖像。(c,d) (f)(e)中選定區(qū)域的放大圖像。(c)和(d)中的黃色直線突出(0001)基面軌跡。
圖4 (HR)TEM揭示了孿晶和SFs強化機制。(a-c)RS處理的Mg-Li合金中的層狀結構的低放大倍數(shù)的TEM圖像和相應的SAED圖。(d)HRTEM圖和相應的FFT圖展示了在孿晶中的SFs。(e)層狀晶粒中SFs的HRTEM圖像和相應的快速傅里葉反變換(IFFT)圖像;(f)孿晶和SFs的寬度變化;(g,h)SFs原子尺度TEM圖像及相應GPA分析。
綜上所述,在室溫條件下,本文用RS技術成功制備了高強度CG HCP Mg-Li合金。有趣的是,在低應變鍛造過程中晶粒內部產生了大量孿晶和SFs,這有效了阻止位錯的運動和保持了應變硬化。考慮到低成本和簡便的工藝,我們預計大塊超輕Mg-Li合金的工業(yè)應用將大大加快。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