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發生的海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腐蝕,其中內腐蝕約占比28.9%,均與CO2/H2S腐蝕有關。海管一旦穿孔帶來,將造成巨大的損失,更換海管的費用高達上億元,同時更換期間也將有大量的原油減產。現場主要通過加注緩蝕劑來控制腐蝕,而單一結構緩蝕劑,由于海上油田的流程短,工況復雜,腐蝕環境變化快,需要利用緩蝕劑間的協同效應增加緩蝕效果和提高產品的適用范圍,而緩蝕協同效應的研究往往依賴于大量的實體實驗,缺乏理論指導和有效預測手段,無法快速響應現場工況變化。此外,當存在明顯細菌腐蝕情況下,單獨使用緩蝕劑無法控制腐蝕。
由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海上含硫化氫油田腐蝕控制關鍵化學藥劑的研制及大規模應用”項目,共形成了36個海上含硫化氫油田腐蝕控制關鍵化學藥劑產品,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品已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項目還研發了膜自由體積分數(FFV)分子模擬技術,快速預測了緩蝕藥劑配方的緩蝕能力,提升了藥劑配方優化的效率和對海上工況變化的及時響應能力,并形成了“緩蝕+殺菌+脫硫”一體化治理及分級組合加藥技術,提高了藥劑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了海上含硫化氫油田的腐蝕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