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2017年值得關注的世界軍事技術十大趨勢
    2018-01-25 15:32:54 作者:本網發布 來源:《腐蝕防護之友》 分享至:

        2017 年度,作為軍事硬實力的重要物質基礎,各國將繼續大力發展軍事技術與武器裝備。小編根據國際安全形勢和主要國家軍事戰略調整變化,認為以下十個趨勢值得關注。


        01 航母 仍是大國競相發展國之重器
     
    1
     
        世界各大國加緊新型航母設計與研制。美“福特”號航母繼續海試,預計 2017 年正式入役;第二艘“福特”級航母正在建造。“福特”號航母采用核動力 + 綜合電力推進方式,可為航母提供充足動力,使電磁彈射系統、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及新型大功率雷達上艦成為可能;采用電磁彈射系統解決了蒸汽彈射的缺陷,可更有效彈射艦載機;將搭載新一代 F-35 系列戰斗機和無人作戰飛機。俄羅斯正在論證新一代航母的設計方案,整體發展思路出現較大變化,從現役航母強調自身打擊能力轉變為西方航母發展思路,更加強調編隊作戰,自身僅攜帶末端防御系統;擬采用滑躍 +電磁彈射的混合助飛方式。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在海試,計劃 2017 年交付海軍,2020 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該級第二艘正順利建造。印度一邊繼續改進引俄航母,一邊繼續建造國產航母,同時國產 2 號艦也處于概念研究階段。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 2017 年初可形成整裝作戰能力,第二艘采用滑躍起飛的常規動力航母有望于 2017 年上半年下水。

        02 第五代戰機 逐步開始列裝
     
    2
     
        2017年,第五代戰機家族中將有望正式增添3大明星成員。一是美國 F-35C 戰機,它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五代戰機 F-35的海軍(艦載)版本,已經完成了多次飛行試驗,包括最近的一次海試。當時,F-35C 隨美海軍尼米茲號航母在太平洋海域進行了為期 10 天的訓練,模擬真實環境完成了彈射、回收和空中機動等一系列課目。測試表明,F-35C 起飛環境更加安全,操縱使用更加方便,滑行動作更加容易,著艦程序也更加簡單,有望2017年下半年服役。二是俄羅斯T-50戰機,它采用先進的復合材料和多項創新性技術,其優異的氣動力配置和突出的發動機特性,使它航程遠、機動能力強,雷達、光學和紅外等可探測性達到前所未有的最低水平。據俄羅斯空天力量總指揮向媒體透露,T-50 戰機的各項測試都在按計劃順利進行,所有測試項目有望在 2017 年全部完成。屆時,俄軍將開始接收T-50戰機入役。三是中國殲-20戰機,殲-20為超音速雙引擎戰斗 / 攻擊機。據有關分析,與美國已服役的 F-22“猛禽”戰機相比,殲 -20 除了體型更大、可攜帶更多燃料和武器、作戰半徑得以擴展外,還擁有良好的隱身技術,融合了先進的傳感器能力,配置有讓飛行員透過飛機看清目標的 360 度頭盔顯示系統。殲 -20 正不斷進行飛行測試,有望于 2017 年列裝中國空軍。

        03 新一代防空反導系統 將投入使用
     
    3
     
        2017 年度,美軍將繼續推進一體化防空反導能力建設,加快“新設計殺傷器”項目研制,并企圖加緊在韓國、日本部署“薩德”系統。俄羅斯則加快 S-500 新型防空反導系統部署。S-500 是俄羅斯在其 S-400 反導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款機動式遠程 / 超遠程防空反導系統。據俄方相關分析,S-500 配備更先進的 X 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更強,測量精度也更高;其最大射程超過 500 千米,可視來襲目標的不同危險程度,同時攻擊其中最具威脅的 10 個目標;不僅能攔截彈道導彈(包括射程為 3500 至 4000 千米、飛行速度每秒 5000 至 7000 米的遠程彈道導彈),還能抗擊來襲的各類戰機,摧毀飛行速度大于 5 馬赫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甚至低軌道衛星。正因如此,S-500不但總體性能顯著優于美國“薩德”末段高空反導系統,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具有多通道防空與末段高層反導、低軌道防天作戰能力的一體化綜合導彈武器系統。俄羅斯國防部曾在 2015 年 12 月對媒體表示,S-500狀態測試已接近尾聲,按計劃將于 2017 年投入使用,并形成首次裝備 10 個營(包括 120 套基本作戰單元和 480 枚攔截彈)的作戰能力,顯然,這將為俄羅斯空天軍提供強大的反導作戰能力支撐。

        04 “常規快速全球打擊”裝備技術 試驗穩步推進
     
    4
     
        “常規快速全球打擊”武器具有“秒殺”、易攻難防等諸多優點,具有優越的實戰與威懾能力,受到軍事大國青睞,但在技術上仍處于探索完善階段。2017 年該類武器的研發與演示驗證將繼續推進。美軍提出的兩種“快速常規全球打擊”方案中,助推—滑翔導彈仍是發展重點。美軍 2017 財年將為“常規快速全球打擊”能力建設投入 1.81 億美元,其中陸軍“先進高超聲速武器”項目投資 1.74 億美元。2017 年,美軍將進行“快速常規全球打擊”武器首次“飛行試驗”,試飛武器將采用基于陸軍“先進高超聲速武器”項目的縮比方案。

        美海軍預計于 2017 年開展“潛射彈道導彈”項目第一次飛行試驗,2019 年開展第二次飛行試驗。同時,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美軍依然在尋找技術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低廉的替代方式。俄羅斯正在發展的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 Yu-71 是一種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既可攜帶常規彈頭打擊時間敏感高價值目標,也可攜帶核彈頭突破敵方導彈防御系統,未來可用于“薩爾瑪特”洲際彈道導彈。同時,俄羅斯將繼續推進氫燃料超然沖壓發動機技術攻關。此外,歐洲國家也在開展“快速常規打擊”相關技術裝備研發,例如英國“云霄塔”項目預計 2020 年前完成“佩刀”發動機演示驗證,德國繼續加快高超聲速“航天班機”概念研究。

        05 軍用衛星技術 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
     
    5
     
        以各類衛星為核心的天基信息系統是爭奪制天權的物質基礎,主要軍事大國衛星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美軍在衛星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2017 年將重點加強微小衛星運用、衛星分散式體系結構構建、衛星主動防護等能力建設。美軍將持續推進“評估局部空間自主納衛星護衛者”“凝視”等微衛星執行空間態勢感知計劃,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為代表的商業航天公司將繼續使用小衛星實現“航天 + 互聯網”跨界融合,通過小衛星組網提供無縫覆蓋的全球移動互聯服務。美國防部“先進極高頻”通信衛星、“后繼型氣象衛星”將繼續開展分散式體系機構建設,下一代預警衛星和偵察衛星仍將開展“分散式”概念論證。此外,美軍將繼續重視多種主動防護能力建設,要求所有重要衛星都具備軌道機動能力、推進衛星通信干擾源探測技術研發等。俄羅斯將繼續著力推進在軌衛星數量快速增長、加快偵察與預警衛星現代化、縮短天基信息的獲取交付周期。俄羅斯計劃 2025 年前將其在軌衛星數量增至 181 顆,其中通信衛星數量將加倍,科學衛星數量將增至 3 倍。歐洲積極研制新型偵察監視衛星,在改進性能的同時,也開始研制業務型電子偵察衛星系統。日本加快“快速響應衛星”計劃建設,實現在軌衛星失能時可在 5 天內發射并予以替代的應急衛星。此外,在衛星技術方面,高軌雷達成像衛星仍將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 10 年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06 核武器小型化將取得重要進展
     
    6
     
        核武器作為國家安全的基石一直深受國際社會矚目,一些無核國家從自身利益出發謀求發展核武器,個別軍事大國在不斷改進和強化核武器質量的同時,積極推進核武器小型化。

        美國通過核武器現代化改造計劃,整合現役 B61-3、B61-4、B61-7 和 B61-10 四種核航彈后,發展出了一型新的核航彈B61-12,體積重量大為降低,滑翔距離增加,爆炸威力可在300 噸至 5 萬噸 TNT 當量之間調整,具備穿透數米厚鋼筋混凝土的能力,還能用 F-22 和 F-35 等戰斗機投擲,因此被美國定位為戰術核武器,但它改進后采用可旋轉的尾部和尾翼,擁有了類似 JDAM 制導炸彈的精確制導能力,精度大大增強,打擊能力成倍提升,實際威力相當于 36 萬噸 TNT 當量,已與美國單彈頭的民兵 -3 戰略彈道導彈不相上下,足以摧毀加固式的洲際導彈發射井,遠遠超過人們以往認可的戰術核武器的威力級別,而且還可由戰略轟炸機投擲,執行戰術和戰略雙重打擊任務。據報道,B61-12 自 2010 年開始研發以來進展順利,2012 年就進入工程階段,全部試飛工作也已完成,展示了在類似實戰環境下的優異性能,達到了計劃目標和作戰要求。預計美國可能在 2017 年完成 B61-12 型號生產,加快其部署進程。

        07 無人作戰裝備與技術 依然是新寵
     
    7
     
        作為支撐美國“第三次抵消戰略”的重要裝備系統,2017年無人化裝備的發展預計呈現以下特征:一是無人作戰平臺的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無人作戰裝備有望在自主性、互操作性、機動能力、通信能力、有人 / 無人協調能力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屆時,無人裝備的作戰性能將會進一步提升。二是無人裝備軍事部署將呈現“全域化”特征。

        從世界各國已投入使用和在研的無人作戰平臺情況研判,無人化裝備目前已經開始改變其在航空和陸地領域集中部署的現狀,正日益向海洋和太空拓展。預計在 2017 年,美國等軍事強國將持續推動無人水面和水下作戰系統建設和部署,潛射無人機、無人潛航器、海底預置無人武器平臺等裝備的研制和部署工作將持續推進。三是“平臺無人、系統有人”的特征日益凸顯,將成為信息化戰爭的重要標志。在 2017 年可能爆發的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中,無人化作戰平臺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履行更為全面的作戰功能。放眼未來,無人化裝備的興起,令人類逐漸從戰爭前端后移,退居幕后,真正意義的“遙控戰爭”將成為現實。

        08 網絡攻防技術 將向物聯網領域拓展
     
    8
     
        網絡戰作為可能具有顛覆性作用的新型作戰力量,將繼續受到各國關注。一是網絡深度探測技術將取得新發展。自2015 年開始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下一代網絡搜索技術,目的是搜索出暗網中隱藏的網站,增強軍隊對于網絡信息的深度探測能力,預計 2017 年度將取得新的進展。二是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的入侵監測技術將深入推進,進一步提升軍隊網絡情報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能力,以及網絡信息系統的主動防御能力。根據美國國防部的云計算戰略,美軍將在 2017 年實現各類信息系統向云計算環境下的轉型。美國 DARPA 于 2014 年啟動的“透明計算”項目有望在 2017 年度取得新進展。三是先進病毒武器可能研發問世。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研發的“震網”“毒蛆”“火焰”“高斯”和“迷你火焰”等病毒武器將可能以新的變種出現,具有更加隱蔽和破壞力更強的攻擊能力。四是網絡攻擊將對于軍事物聯網的安全構成新的威脅。根據美國“施里弗”系列太空演習、北約“鎖盾”系列網絡安全演習想定,未來網絡攻擊重點將從單個計算機信息系統、大規模網絡化信息系統轉向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與互聯網物理隔離的武器裝備系統,網絡物理戰的特征更加明顯。

        09 新概念武器實用化 有望取得新突破
     
    9
     
        機載激光武器依舊是軍事大國研發重點,進展比較顯著。美空軍 2016 年開展了為 AC-130 武裝運輸機配裝高能激光武器相關試驗,認為現有的固態激光武器能夠滿足飛機尺寸、重量、功率等約束,激光武器在技術上已具有較高的成熟度,預計 2017 年進行演示驗證。2016 年 8 月,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已接收一種安裝于伊爾 -76 軍用運輸機平臺上的大功率激光裝置,其通過激光輻射攻擊目標致盲,令其喪失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據分析,俄軍 2017 年將繼續推進激光武器投入實用。艦載激光武器進行了演示驗證實驗,但列裝尚需時日。美國海軍已開發出安裝在“龐塞”號和 DDG-105 號驅逐艦上的激光武器系統,并在波斯灣等地區開展了作戰試驗。目前,美海軍正在開展“固體激光器技術成熟化”項目,測試 150千瓦激光武器,預計 2017 年繼續推進演示驗證工作。艦載電磁軌道炮將繼續受到重點關注。美國海軍近期考慮將第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作為電磁導軌炮海上測試的優先選項,預計 2017 年度進一步開展相關演示項目。超高速彈丸(HVP)研發試驗將取得進展。這種低阻制導炮彈將成為新一代通用炮彈,從 Mk45 Mod4 火炮上發射射程超過 93 公里,從電磁導軌炮發射射程超過 185 公里。通用原子電磁系統公司 2016 年已成功對配有控制與舵機系統樣機的電磁導軌炮用制導炮彈進行了測試,并預計 2017 年繼續進行一系列演示試驗,以驗證該炮彈及其組件的相關功能。

        10 軍用新材料 將引發新熱潮
     
    10
     
        性能超乎尋常的新材料,將為武器裝備發展開辟新的空間。2017 年幾種新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可能在國防軍事的相關領域獲得新的突破或顯著進展。一是石墨烯材料,其出眾的輕質、高強度和熱電特性,使它能制成紅外隱身涂層,大面積涂覆在裝備表面實現更好的隱身和偽裝效果;其遠勝于鋼鐵和凱夫拉等材料的抗沖擊能力,有望獲得新型防護材料,研制防彈衣等;其優良的熱敏性和超感光特性,可助力于開發超靈敏度光電探測器,用于紅外熱像儀和夜視儀中;其獨具特色的電傳導和高散溫特性及二維原子結構,讓它能被添加到傳統鋰電池中,形成充電速度快、耐熱性好、容量大、壽命長的“超級”電池,加快武器裝備能源革命的進程。二是超材料,它負折射率、反常光壓和反多普勒效應等諸多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使它在武器平臺寬頻隱身、超輕寬頻天線和低損耗雷達罩等方面,大大提升武器裝備的性能。三是拓撲絕緣體材料,它顯現出非常神奇的性能,雖然叫做絕緣體,但也有著導體的特性——內部是典型的絕緣體而表面能像導體一樣傳導電流,這樣的構造能把聲波引導在表面一定區域內單向傳播,很好地隔音和“謝絕”聲波的散射,從而為潛艇隱身和對抗聲吶探測另辟蹊徑和提供全新的手段,早已引起了俄羅斯和美國的高度關注。

        資料來源:戰略前沿技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三级视频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