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讀進展】鈦合金——深海裝備的“鋼鐵俠戰甲”,為何在深海中也會“生銹”?
2025-03-17 13:41:52
作者: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來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分享至:
在深海裝備領域,鈦合金就像超級英雄的鎧甲:它既輕盈又堅固(比強度高),還能抵御海水腐蝕。但科學家最近發現,當這種“戰甲”來到氧氣稀薄的深海環境時,會面臨特殊的“脆化危機”——應力腐蝕開裂。這背后的罪魁禍首,竟是看似無害的氫元素。在深海高壓低氧環境中,鈦合金表面的保護膜一旦被機械應力撕裂,就像戰甲出現了裂縫。此時,海水中的氫原子會像特工般悄然潛入金屬內部。通過量子力學計算發現:• 氫原子會優先聚集在材料裂紋尖端,形成“氫原子特攻隊”• 當表面氫濃度達到臨界值(H:Ti=48:108),金屬晶格會發生“變身”(HCP→FCC結構轉變)• 這種結構轉變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旦啟動就會加速裂紋擴展金屬所科學家借助超級顯微鏡——散裂中子源中子成像技術,實時捕捉到氫原子在鈦合金中的行蹤:• 在α+β雙相結構中,氫更偏愛β相,導致其晶格扭曲變形• 在α相晶粒中發現新型周期性結構,這可能是氫化物變身的“中間態”• 添加鐵、鉻等元素時,氫會“策反”這些元素,誘發新型金屬相生成研究發現,通過調控合金成分和微觀結構,可以建立抵御氫脆的防線:• 控制β穩定元素(如Fe、Cr)的含量,能改變氫的擴散路徑• 新發現的BCC-FCC相變機制為設計自修復材料提供思路這項突破不僅保障了深海裝備的安全性,更為氫能源儲存、燃料電池等新興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技術支持。就像為鈦合金裝備開發了“防氫裝甲”,讓這種神奇金屬能在更嚴苛的環境中繼續守護人類探索深海的夢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