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應變曲線是材料科學中的重要工具,反映了材料在受力條件下的力學行為。通過這條曲線,我們可以了解材料從變形到斷裂的全過程。本文將帶你走進應力-應變曲線的世界,揭示它的各個階段及其背后的物理意義。 應力(Stress):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力,反映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單位為帕斯卡(Pa)。 應變(Strain):材料變形的程度,是無量綱值,用原長的相對變化來描述。 胡克定律(Hooke's Law): 塑性變形理論: 材料達到屈服強度后,晶體結構中位錯(dislocation)開始移動和滑移,導致永久性變形。 屈服點是晶體內應力集中和位錯開始不可逆滑動的結果。 加工硬化機制: 位錯密度增加,位錯相互纏繞和阻礙,導致材料需要更高的應力才能進一步變形。 應力集中: 其中 斷裂力學: 脆性斷裂:能量釋放率(Griffith定律)決定斷裂是否發生。 延性斷裂:伴隨微孔形成、擴展和結合,導致裂紋擴展。 彈性模量(E): 曲線斜率,表示材料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屈服強度(σy): 開始產生塑性變形時的應力值。 抗拉強度(σu): 曲線的最高點,對應材料能夠承受的最大應力。 斷裂強度(σf): 斷裂時的應力值。 延伸率: 材料斷裂時的總應變,反映材料的塑性。 這些階段共同描述了材料從受力到最終破壞的全過程,每一個階段都反映了材料在不同應力水平下的力學行為和內在機制。通過分析應力應變曲線,可以了解材料的彈性模量、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等關鍵力學性能參數。
什么是應力和應變?
彈性階段:
在彈性范圍內,應力與應變之間存在線性關系,這一關系由廣義胡克定律描述。
在彈性階段,應力 (
意義:胡克定律描述了材料在小變形下的線性響應。屈服階段:
強化階段
相關公式(經驗關系):頸縮與斷裂階段
頸縮階段是由截面積減小引發的應力集中導致的,應力集中公式描述了這種現象:
重要點及參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