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鐵牛——1998年8月由永濟市博物館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的。出土鐵牛有四尊、鐵人四個、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滄州鐵獅子——身高5.78米,長5.34米,寬3.17米,體重約40噸。頭頂及項下各鑄有“獅子王”,腹腔內滿鑄有《金剛經》文,但因年代久遠,字跡多漫滅不全。右項及邊皆鑄有“大周廣順三年精造”字樣,右肋有“山東李云造”5個字。背負巨盆,面南尾北,昂首挺胸,巨口大張,四肢呈行走態。滄州鐵獅子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充分顯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巨大的創造力,采用泥范明澆法鑄造,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顯示了中國古代鑄造工藝的高度成就,是研究中國古代鑄造技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佛教的重要實物資料。】
鐵獅子大記事:953年,鑄造鐵獅,取名“鎮海吼”;1803年,大風起、鐵獅倒;1893年,重立鐵獅;1956年,建亭“護獅”以避風雨;1975年,鐵獅銹蝕;1984年,鐵獅置臺;1994年,獅腿開裂;1995年,獅子“拄拐”;2000年,鐵獅減重;2011年,新鑄替身。
黃河鐵牛,放置戶外,游客可觸摸,對其防護保護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滄州獅子歷經了多次“防護”,現已被新鑄替身取代來迎接八方來客。
【鐵怎么生銹的?—— 腐蝕】
金屬在溶液中腐蝕的本質為電化學腐蝕,構成電化學腐蝕(腐蝕電池)的4個基本要素:
-
陰極Cathede;
-
陽極Anode;
-
電解質(離子通道Electolytic path);
-
導電金屬(電子通道Metallic path for electrons)。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