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Corrosion)是一種材料與周圍的物質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而導致解體的現象。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業生產中,金屬“生銹”隨處可見,從小到螺絲、螺母的腐蝕,大到汽車、飛機、橋梁等的腐蝕。腐蝕不僅僅會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會導致安全事故,防腐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在日常生活中,金屬表面往往不是以純金屬的形式存在,而是如下圖所示:
金屬邊界層圖示
在基材的邊界層,首先會生成反應層(1~10 nm)。由于大氣中含有氧氣,反應層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因此也稱為一次氧化膜(POF)。這層膜通常較薄,可以初步防止進一步的腐蝕。例如,一次氧化膜(POF)可以對不銹鋼和鋁表面提供有效的防護。
在反應層上,物質堆積在吸附層(0.1~10 nm)中。通常第一種是水,由于大多數金屬氧化物的兩性特征,它與一次氧化膜(POF)發生酸堿反應,在表面上形成了游離氫氧化物基團,其他活性物質(例如氨或有機胺)也可嵌入其中。該層是化學吸附層,結合力強且難以再次溶解。化學吸附層緊跟著物理吸附層,物理吸附層的分子結合力較差,容易被取代。
緊鄰吸附層會形成污染層,是最厚的層,通常厚度超過1 μm。
一次氧化膜(POF)是抗腐蝕最重要的一層,該層膜越厚、附著力越強,越耐腐蝕。也就是說,應在一次氧化膜(POF)形成和穩定的過程中開始腐蝕防護。根據金屬材料的不同,需要使用助劑(如表面活性劑、氧化還原劑)。腐蝕通常從一次氧化膜(POF)的分解開始,這在非合金鋼材料中極易發生,但在不銹鋼中,由于含有合金成分(尤其是鉻),一次氧化膜(POF)穩定性較好。
作為一種氧化還原反應,腐蝕大體上可以分為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
化學腐蝕:
金屬和空氣(如氧氣)或有機溶劑的直接反應,氧化和還原在同一位置發生。腐蝕速率取決于刻蝕介質的濃度、金屬表面以及反應產物的特質。
電化學腐蝕:
金屬和電解液(通常是水溶液)組成兩個電極,形成了原電池,電流開始流動,在較低電位處的金屬會溶解。空氣中的水、灰塵、煙塵、化學物質如硫化物與氯化物,或者水溶液中的化學物質,pH值和水的硬度等都會影響電化學腐蝕。
生活中常見的腐蝕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七種重要的腐蝕類型。
1. 侵蝕腐蝕(均勻表面侵蝕、均勻腐蝕)
圖例:生銹的汽車剎車盤
(注:圖片來自于網絡)
金屬受到的侵蝕幾乎與表面平行。它是最常見的腐蝕形式,通常是由水或污濁空氣引起。
2. 縫隙腐蝕
圖例: 同是不銹鋼材質的螺絲與底板連接處的腐蝕
(注:圖片來自于網絡)
金屬或結構件之間的縫隙會導致嚴重腐蝕,因為電解液通過毛細作用被保留,并可能產生較大的濃度差。通過設計的優化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這種情況。
3. 接觸腐蝕
圖例: 管道連接處螺栓的腐蝕
兩種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而同時處于電解質中所產生的電化學腐蝕,其中一種金屬的腐蝕速度明顯加快。可通過選擇適當的材料或中斷材料之間的導電來防止。
4. 點蝕
圖例: 座椅凳腿的點狀腐蝕
點蝕會導致點狀、坑狀或針尖狀的坑。它通常由保護層的點狀損傷引起,例如涂層中的孔隙或鈍化層上的氯化物侵蝕。
5. 晶間腐蝕
圖例:顯微鏡下晶間腐蝕照片
(注:圖片來自網絡)
主要是鐵素體Cr和CrNi奧氏體鋼中的晶界受到侵蝕,這種腐蝕會使晶粒間的結合力大大削弱。嚴重的晶間腐蝕可使金屬失去強度和延展性,在正常載荷下碎裂,適當的熱處理是防止晶間腐蝕的前提。
6. 露點腐蝕
圖例:鋼管露點腐蝕穿孔
(注:圖片來自于網絡)
露點腐蝕是指飽和蒸汽因冷卻而凝結成液體對材料造成的腐蝕,低合金鋼、非合金鋼以及CrNi不銹鋼易被強烈侵蝕,必須由合適的防護層進行保護。
7. 應力腐蝕開裂
圖例:不銹鋼管的應力腐蝕開裂
(注:圖片來自于網絡)
在腐蝕介質中,同時在機械應力下材料會形成裂紋,特別是在含氯和強堿溶液中,會導致CrNi奧氏體鋼內出現應力腐蝕開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