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噴涂作為一種新型的表面處理噴涂工藝,經過近三十年的研究發展, 其實際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1-3]。由于冷噴涂技術工作溫度較低,對粉末粒子和基體的熱影響較小, 因此可以在不改變粉末顆粒結構的情況下來制備涂層[4]。本研究擬針對納米鋁鋅粉末,通過冷噴涂工藝在鎂合金表面制備涂層,并對涂層的腐蝕性進行了研究。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試驗采用AZ91 鎂合金作為基體, 噴砂處理后用丙酮洗凈表面油污。采用納米鋁鋅粉末作為涂層材料。
試驗設備采用德國CGT3400 冷噴涂設備,所用工藝參數為:氣體壓力2.5MPa,溫度350℃,噴涂距離30cm,工作氣體采用氮氣。涂層的動電位極化曲線采用PARSTAT 2273 Advanced ElectrochemicialSystem 測定, 試樣的工作面積為10mm×10mm,將飽和甘汞電極作為參比電極,鉑電極作為輔助電極,3.5%NaCl 溶液作為腐蝕介質。鹽霧腐蝕試驗的溶液為5%NaCl 溶液。
2 試驗結果及分析
圖1 為納米鋁鋅涂層的截面微觀形貌圖。分析可知, 黑色部分為鋁, 白色部分為鋅, 涂層中鋅占13.6%。圖1 中黑色孔洞部分為氣孔,且氣孔為封閉性氣孔,氣孔率為0.2%。涂層厚度均勻,為600μm。
涂層與基體之間的界面平整、清晰。涂層與基體的結合強度為17MPa,涂層截面顯微硬度為127HV0.2。
鎂合金和涂層的極化曲線如圖2 所示。可看到,試樣工作表面和輔助電極上均會有氣泡產生, 且試驗結束后試樣表面較為粗糙。從極化曲線中可看到涂層的自腐蝕電位高于鎂合金基體, 試驗過程中鎂合金基體一直處于活性溶解狀態, 涂層在經短暫的活性溶解之后進入鈍化階段。隨外加電位的增加達到其點蝕點位,涂層表面的氧化膜被擊穿,失去對鎂合金基體的保護作用。
對極化曲線進行Tafel 擬合,結果如表1 所示,涂層的自腐蝕電位高于基體, 說明其腐蝕傾向低于基體。其自腐蝕電流密度低于基體,說明其腐蝕速率低于基體,這能為基體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對基體和涂層進行鹽霧試驗, 腐蝕形貌如圖3所示。分析可知,基體在試驗進行到24 h 時已被完全腐蝕,涂層在試驗進行了240 h 后,表面完全被腐蝕產物覆蓋,涂層依舊完整。這說明涂層的耐腐蝕性遠高于基體,能為基體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3 結論
涂層自腐蝕電位高于基體, 自腐蝕電流密度低于基體,說明其耐蝕性能較好。在鹽霧試驗中,鎂合金基體在24 h 時被完全腐蝕, 涂層在240 h 時仍然能為基體提供保護作用。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