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直接一直是湯森路透公司和中國“合作”最緊密的部門。現在這部分業務居然被賣了,對于我們之后投SCI期刊有影響么?
早在去年11月份,就有傳言說湯森路透準備把信息科技業務打包給賣了,沒想到一語成讖。就在昨天(7.11),著名的情報數據提供商湯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宣布將知識產權業務和科學信息業務(IP & Science)以 35.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 Onex Corp 和霸菱亞洲投資(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這件事之所以對我們中國學者至關重要,因為我們一直推崇的SCI(科學引用指數,Science Citation Index)也就這么一起被賣了,其他還包括 Web of Science、Thomson Innovation、MarkMonitor、Thomson CompuMark 和 Thomson IP Manager等業務。湯森路透的首席執行官 Jim Smith在給所有員工的郵件中表示,出售 IP & Science 業務將“讓我們更專注于全球商業與政策管理交叉方面的業務。”
話說,以中國對SCI的崇拜程度來看,完全可以買下來啊。35.5億美元對于某些高校來說還是出的起吧。到時候,中國直接有了世界一流的數據庫,什么萬方和知網都靠邊站。而且SCI想收哪個期刊不就是聽我們的嘛,發國產期刊總比發外國期刊容易吧。
SCI影響因子目前還是評價期刊影響力最為重要的標準,能被收錄的期刊,立馬可以身價大漲。通過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挑選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減(幾家歡喜幾家愁啊),從而做到SCI收錄的文獻能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到每年6月份左右,湯森路透都會發布期刊引證報告(JCR),對每本期刊被引用的狀況進行匯總說明。計算期刊在特定的兩年期間內發表的文章所收到的平均引用數,來發布上一年的影響因子。
對于期刊編輯來說,期刊影響因子可以展現自己的工作質量;而對出版商來說,期刊影響因子可以量化旗下各期刊的表現;對科研作者來說,能發表論文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可以幫助自己的科研職涯。
現在我國的科研機構和大學,都很喜歡用影響因子來評價作者或文章(可以說崇拜了),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影響因子也并不是無懈可擊的規則,
湯森路透也很清楚這些“作弊手法”,當他們發現任何期刊使用這些手法,很可能會打壓期刊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為時兩年,嚴重的話,湯森路透還會把期刊從Web of Science 中剔除。出版商可以提出抗議,然而實際上,當湯森路透開始行動打壓影響因子時,代表湯森路透編輯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檢查數據,他們從來沒有收回類似的決定。
Onex Corp 是加拿大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旗下業務包括電子制造、汽車制造、電子商務和遠程通信等。而另一買家霸菱亞洲投資位于香港,是美國萬通(MassMutual Financial Group)的附屬公司之一。霸菱亞洲早在上世紀就開始投資中國的 IT 業,目前管理 100 億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資中國、印度和新加坡等東亞國家的企業。這兩位似乎方向有點偏啊,雖然對于現在的投稿和訂閱都沒有影響,不過SCI之后的命運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