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決定2015年繼續舉辦全國科技活動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科技周活動
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科技活動周”的批復》(國函[2001]30號),科技周是中國政府于2001年批準設立的大規模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由科技部會同中宣部、中國科協等19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科技活動周組委會,同期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在全國開展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具體工作由科技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經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商作為我國群眾性科技活動盛會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已經成功舉辦了14屆。
一、活動時間和主題
2015年科技活動周定于5月16-24日舉辦, 主題為“創新創業 科技惠民”。主要目的是宣傳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創業成果服務改善民生,進一步提高公眾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活動內容和形式
圍繞“創新創業 科技惠民”主題,今年科技活動周在活動內容上豐富多樣、突出重點;在活動形式上重心下移、不斷創新;在活動類型上凸顯優勢、特色鮮明。
1. 活動內容豐富多樣。一是展示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果,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公眾科技意識;二是組織高端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讓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接觸科技,體驗科技魅力,激發創新創造興趣;三是開展專題科普活動,普及食品安全、空氣質量、應急避險、低碳節能、健康生活等熱點問題的基本知識;四是推出一批參與互動、寓教于樂的展教品、視頻、微視頻、動漫、游戲等科普產品,促進公眾理解科學。
2. 活動形式不斷創新。進一步下移科技活動重心、服務基層,面向百姓生產和生活科技需求,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惠民服務;進一步創新科技活動形式,針對不同人群,策劃組織特性鮮明的互動型、體驗式科普活動,吸引廣大公眾參與;進一步拓展活動領域,充分調動部門積極性,突出行業特色和人才優勢,搭建科技服務公眾的社會大平臺;進一步釋放科技活動潛能,動員科研機構、大學科技人員和科普志愿者參與,送科技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軍營;進一步展現科技活動魅力,發揮社會團體、企業、媒體的重要作用,舉辦公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
3. 活動方式生動有趣。各地各部門要針對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技需求,突出區域特色和行業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科普活動。可采用科技下鄉、科技展覽、科技咨詢、科普講座、科普電影、科普視頻、科普講解、科普攝影、科普樂園、科普游戲、科普節目、公眾科學日、科技游園會、科普圖書展覽、科普產品博覽、網絡互動科普等多種方式,增強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
4. 重大活動示范先行。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將重點推出“眾創空間”、“科技創意坊”、“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國際科普體驗園”、“兩岸四地科學樂園”、“少數民族科普驛站”等重大示范活動,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科普活動的積極性,體現公眾的廣泛參與性。同時繼續舉辦好“科技列車行”、“科普使者進社區(農村、企業、軍營)”、“未來工程師競賽”、“流動科技館基層行”、“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推介”、“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等品牌科普活動,充分發揮群眾性科技活動在科學技術普及和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