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風險的土壤腐蝕性綜合評價方法》在2013年第七屆全國腐蝕大會上獲得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基于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風險的土壤腐蝕性綜合評價方法
主要完成人:李曉剛、杜翠薇、劉智勇、梁平、何仁洋、聶向輝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學科(專業):
名稱:材料科學
主題詞:鋼質管道;土壤腐蝕;腐蝕性評價;檢測方法;模擬加速試驗
應用行業:石油天然氣工業、石油天然氣化工、城市給排水等行業
二、項目簡介
(項目所屬科學技術領域、主要內容、特點及應用推廣情況)
所屬科學技術領域:
本項目屬于材料科學中的材料腐蝕與防護技術領域。
主要內容和成果:
通過在我國8個國家材料土壤環境腐蝕實驗站進行長期的現場埋片試驗和數據積累以及相應的實驗室模擬加速試驗的研究成果,系統研究了Q235、X70和X80鋼等典型管線鋼在我國典型土壤環境中的腐蝕行為機理和特點,積累了大量數據和研究成果。為我國埋地管線、大型工程中埋地鋼質材料的土壤腐蝕防護、風險評估和完整性管理提供數據和理論支持。
項目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通過對海量數據的聚類分析、灰色關聯分析和改進層次分析等數掘發掘手段,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8項土壤性質指標的“基于理地鋼質管道腐蝕風險的土壤腐蝕性綜合評價方法”,該法革除了單-性評價指標所帶來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弊端,克服了DIN-50929和ANSI A21.5等國際標準中土壤腐蝕性評價方法實用性差的缺點,大幅提高了埋地鋼制管道腐蝕風險預測和評估的準確性。
該成果是國家“十-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生命線工程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中05專題《在用埋地鋼質管道外腐蝕檢測(不開挖)評價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006 BAK02B01-05)的研究成果之一。目前,研究成果已經作為標準土壤腐蝕評價手段,納入《GB/T19285--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修訂稿中(國家標準委立項號:20075349-T-469),目前已進入待頒布階段。
特點及應用推廣情況:
項目研究目前出版專著一部: 《X70鋼的腐蝕行為與試驗方法》科學出版社,2006;獲批專利兩項:“土壤腐蝕模擬加速試驗箱”(專利授權號:ZL200720173948.2)和“-種測量泥漿中氧含量的裝置”(專利授權號:ZL200810104126.8);發表國內外專業期刊論文50余篇(其中21篇發表在國際重要期刊或學術會議上、形成了重大國際影響力),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10余名,建立了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其中“埋地鋼質管道土壤腐蝕性綜合評價方法”在內的研究成果已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成果。
成果經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推廣和應用后受到好評。本成果連同05課題其它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西寧市、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燃氣管道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長輸管道、集輸管道(共計46OO多公里)的安全管理和檢測評價,產生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近3億元。
投稿聯系:郭靜 電話:010-82387968-802
QQ: 815397784 郵箱:guojing733@163.com
本文未經允許,嚴禁用于商業用途。轉載時請務必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 及本版權聲明。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