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創新的時候,感覺我的一些想法,好像以前的人都做過了。”
這句話惹得全場一陣輕笑。
日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昌璞赴清華大學做講座。講座結束后,一名男生向孫昌璞提出了關于該怎么做“創新”的問題。
“我想要創新的時候,感覺我的一些想法,好像以前的人都做過了。”
這句話惹得全場一陣輕笑。
日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昌璞赴清華大學做講座。講座結束后,一名男生向孫昌璞提出了關于該怎么做“創新”的問題。
孫昌璞分享了自己早年的一段經歷,作為回答:
我念大學的時候,在當時大家都不做科研的氛圍中,還能在本科期間發表文章。但是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 比如有一天我在學習量子力學的時候,我就想,量子力學怎么好像從來都不講“力”的概念呢?后來我就通過學習,領悟到怎么理解量子力學中的力,比如我們常說的化學鍵,其實就是量子力學中的力。 我自己推導出這個東西后,當時非常開心。結果投稿以后,編輯回復我,說早在1937年,別人就已經發現這個了。那是理查德•費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后來引出一個定理,叫費曼-海爾曼定理。 那要怎么面對這種事呢?畢竟研究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就安慰我自己:我能重新發現費曼發現過的東西,這已經不錯了。 多少年后,我在科學研究中又重新回到了這些問題。我差不多是中國最早研究幾何位相的人,就跟這段經歷有關。 所以創新這個東西,你不能著急。我現在經常和我的學生們說:你發現了那些“人咬狗”的東西,肯定是重要的,但那些重要的東西很多都不是原創的。沒關系,你年輕的時候就把這些當做一個創造的過程。不是你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創新的,但這個鍛煉和積累的過程是重要的。
還有學生向孫昌璞提問,怎么知道自己科研方面的想法靠不靠譜呢?
孫昌璞回答:
我的老師楊振寧先生曾師從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他回憶泰勒時說,泰勒的思想非常活躍,經常在走廊里攔住人說:我今天有個很好的想法,然后大講一通。他一天能有10個想法,其中有9個半都是錯的。但這沒關系,他只要有一個想法是對的,就非常了不起。 所以大家不要怕嘗試,要敢于多想、多試著去做。
此次講座系“傳承科學家精神”系列講座第四期,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和物理系主辦。
文中視頻作者:唐智立 李晨陽
孫昌璞分享了自己早年的一段經歷,作為回答:
我念大學的時候,在當時大家都不做科研的氛圍中,還能在本科期間發表文章。但是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 比如有一天我在學習量子力學的時候,我就想,量子力學怎么好像從來都不講“力”的概念呢?后來我就通過學習,領悟到怎么理解量子力學中的力,比如我們常說的化學鍵,其實就是量子力學中的力。 我自己推導出這個東西后,當時非常開心。結果投稿以后,編輯回復我,說早在1937年,別人就已經發現這個了。那是理查德•費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后來引出一個定理,叫費曼-海爾曼定理。 那要怎么面對這種事呢?畢竟研究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就安慰我自己:我能重新發現費曼發現過的東西,這已經不錯了。 多少年后,我在科學研究中又重新回到了這些問題。我差不多是中國最早研究幾何位相的人,就跟這段經歷有關。 所以創新這個東西,你不能著急。我現在經常和我的學生們說:你發現了那些“人咬狗”的東西,肯定是重要的,但那些重要的東西很多都不是原創的。沒關系,你年輕的時候就把這些當做一個創造的過程。不是你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創新的,但這個鍛煉和積累的過程是重要的。
還有學生向孫昌璞提問,怎么知道自己科研方面的想法靠不靠譜呢?
孫昌璞回答:
我的老師楊振寧先生曾師從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他回憶泰勒時說,泰勒的思想非?;钴S,經常在走廊里攔住人說:我今天有個很好的想法,然后大講一通。他一天能有10個想法,其中有9個半都是錯的。但這沒關系,他只要有一個想法是對的,就非常了不起。 所以大家不要怕嘗試,要敢于多想、多試著去做。
此次講座系“傳承科學家精神”系列講座第四期,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和物理系主辦。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