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啟動的關鍵節點,也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兩院院士增選的重要年份。
作為我國科技界最高榮譽,國家科學技術獎與院士頭銜關聯緊密,手握“國獎”者往往在院士增選中更具競爭力。隨著7月27日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名單的公示,那些距離國家“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又進一步的項目第一完成人,誰能在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同時,榮獲院士榮譽稱號呢?
超160項國家“三大獎”受理項目,由院士候選人主持
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共有1304項通用項目獲受理,這些項目的第一完成人,無疑也都是院士“儲備軍”中極具潛力與競爭力的佼佼者。據高績(ID:gaojidata)統計,超160項第一完成單位為高校的受理項目,其第一完成人曾被評選為近五屆兩院院士增選候選人。
在上述名單中,部分學者曾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斬獲近五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如北京交通大學的高亮教授主持的項目曾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天津大學的鞏金龍教授主持的項目曾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拿國獎,沖院士!
2025年度被提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受理的項目“高安全長壽命儲能電池材料多尺度設計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由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麥立強教授主持。
2004年,麥立強教授從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曾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是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的首席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首批國家重點學科、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2019年,由麥立強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制備科學和輸運調控機制”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麥立強教授此次獲獎,是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以來取得的第14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23年,麥立強教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