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江蘇省雙創經費也提高標準了。
除了搞搞“純理論物理研究”和“純數學研究”,其他的試驗類研究幾乎停擺。
科研經費:3年才給5w、能干啥?
第二個3年,還要看上一個3年的sci產出發科研經費。
———以上為23.08.05原答案,以下為更新———-
本人現狀:已經從該平臺離職去了企業
繼續透露一下這個平臺的一些現狀吧:
職稱:大部分副教授,都是在企業、研究院靠發專利、ei評上的高級工程師,直接帶副高職稱來躺平,真不知道人事處和學校領導咋拿這些人當寶呢?難道指望他們申請面上項目嗎?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本高校評上副教授的來這邊躺平的。據他們說一本高校都比這平臺好評,因為一本不缺高級職稱的人。
所以這些自帶副高職稱的人,入職時年齡大部分已過35,搞笑的是:學院領導開會上卻動員這些人認真寫面上項目,人家本來就是想直接拿副教授職稱后躺平的好嘛?
至于在二本高校評職稱,難如登天,要求向一本甚至211看齊,但資源啥也沒有。
正教授:幾乎是副院長、黨委書記之類的領導才可能評上。普通老師,啥資源都沒有。
要先坐在那個位置上,才能評正教授。
橫向項目:99%是假項目,比如產學研。
把自己的錢給企業,企業再以各種名義簽假合同,把錢打學校科研賬戶上,老師再弄些發票,把錢報銷出來,不過稅點錢(大概5%)由老師自己出。
這平臺不收管理費~~橫向項目幾乎全是玩數字
曾經學校博士少,副教授要求低,好像是累計到賬經費30w就可以上會參評副教授,不少老講師拿出5w元,重復上述過程把錢倒6次,湊夠30w,然后評上的副教授。
申請項目:這平臺中個國青基就躺平吧。
市廳級項目?那要和領導關系好才有機會的。
發表論文:也有極少牛人完全靠自己(這平臺無碩士點)一年發3、4篇sci,入職3年累計發表10+篇sci(大部分是3、4區,行情好也有二區sci),對今年拿國青基也是志在必得,但人家是搞純理論研究的。
對于機械類博士、不少來了就放棄做實驗了,直接躺了。不放棄也不行,學校資源指望不上。
還有不少機械、金屬材料博士,每年都回母校去蹭用實驗儀器。
老師存在感:超低~~
學生和老師各玩各的。學生幾乎不聽課。
學院領導超級怕學生家長投訴,所以畢業設計一定給過、不給過的話家長就投訴,老師則被學院領導談話。
平臺優勢:適合躺平,領導說的話聽聽就好。
不少老師打算躺平十幾年,然后跳槽到大專,工資高,博士晉升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