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在申報。為更好地服務大家的科技獎勵申報工作,科獎在線農夫(微信:nongfu321)發布“科技獎勵申報的十大重要細節”,供大家參考。 內容提綱 1-科技獎勵提名書的本質 2-獎勵提名書要回答的四個問題 3-科技獎勵提名書與PPT的寫作技巧 4-發明獎、進步獎的區別很大 5-提名等級的重要變化與應對措施 6-學科分類號,一開始就決定了命運 7-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按重要性排序? 8-應用證明、經濟效益,真實性審查! 9-論文、專利等材料如何體現“高質量”? 10-獎勵提名書專家指導的誤區? 1、小同行專家的評審特點:獎勵和人才的評審,大部分不是匿名評審,所以小同行評審的時候,只要一看單位名稱、完成人姓名、成果名稱,他們就知道這個成果水平高低,壓根不需要看提名書的。 獎勵提名書寫作,要把握幾個要點: 邏輯簡單清晰、重點突出:在有限空間和時間內,向評審專家(大同行、小同行專家)展示最有用的消息(或專家最想看到的消息),獲得專家認可,爭取獲獎; 根據評審專家是大同行專家還是小同行專家,改變寫作策略,大同行專家看邏輯,小同行專家看技術; 最有用消息:不是官話套話,是創新成果的重要性、緊迫性、技術復雜性與難度、技術先進性、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效果,要以醒目的形式、科普的語言展示出來。 基于前文所述“外行專家看邏輯,內行專家看技術”的大邏輯,基于科技獎勵的評價指標(點閱),在此簡述科技獎勵提名書項目簡介、主要技術內容(自然獎稱為發現點,發明獎稱為發明點,進步獎稱為創新點)的寫作邏輯。 1、項目簡介的寫作邏輯 項目簡介, 1頁紙,是評審專家入門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整個報獎材料的縮影,也是吸引評審專家閱讀全文的關鍵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寫作邏輯一般包含三個內容: (1)項目背景(科普) 要從國家、行業、區域的角度闡述成果的重要性、緊迫性,讓評審專家明確成果緊扣“四個面向”、國家戰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 成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這是很多獎勵的評審指標(易忽略),一般依據創新點內容總結3-4問題,注意“問題-創新”一一對應; 簡述項目研發過程,總述、定性本項目成果的學術地位 (2)主要技術內容(專業+科普) 注意點: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3-4個居多;呈現形式要保持一致;關鍵內容可以加黑亮化突出;能定量的一定要定量描述。 寫作范式如下(進步獎為例): 標題:1-3個半句總結技術特點,在我的觀點里面標題是為了給大同行專家呈現邏輯、給小同行專家呈現技術特點的; 創新內容:本成果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集成創新、應用創新等內容,專業詞匯描述,是給小同行看的,大同行看不懂是正常的,給人高大上的感覺就好了; 結果:自然獎描述國內外肯定情況,發明獎和進步獎定量描述技術指標及先進性,這是大同行看的,一定要科普的呈現出本項目的技術優勢性。 (3)成果產出(科普): 自然獎:一般寫5篇代表作的國際影響力,比如影響因子、國內外大牛的引用與評價等內容;還要寫推動學科發展情況,比如列入專著、人才培訓、平臺建設、國際大會報告、獲獎等。 發明獎、進步獎:專利/文章/專著/指南/共識/工法/人才培養/學術大會/獎勵榮譽情況,發明獎一般還要呈現專利的價值;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行業貢獻等,發明獎一般還要寫出從0到1的顛覆性成果。 一般來說,項目背景是提出問題,成果產出是回答問題,要呈現出滿足國家戰略、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過程與效果。 2、主要技術內容的寫作邏輯 主要技術內容寫作注意事項: 主要科學技術內容3-5項,不宜過多; 語言要科普,圖文并茂,切勿高度專業,讓外行看得懂,讓內行看出高度(獎勵評審專家,多是大同行); 圖片要求:內容清晰,易于理解,對比性強烈的圖; 發明、創新要突出“點”,點面結合,不要面面俱到。。 問題、答案、應用、比較等邏輯清楚、整齊; 數據準確,有附件證明材料支撐,慎用%; 過度夸大成果,否定前人或同行。 3、獎勵提名書與答辯PPT的邏輯關系 在獎勵申報中,獎勵提名書與答辯PPT提交間隔往往超過3個月,3個月的時間足以改變對獎勵提名書的認知,從而導致答辯PPT與提名書脫節,其結果往往是極其嚴重的。在以往的獎勵輔導經歷中,見證了太多答辯PPT推翻提名書邏輯、數據、語句、圖片的案例。 一般來說,獎勵提名書偏書面語言,看得懂不見得讀的順;獎勵答辯PPT偏圖片語言和口語化語言,不但要看得懂還要讀的順。 而獎勵申報要求,提名書要與答辯PPT保持一致,專業與科普、書面語言與口語化語言要恰當切換,我們總結出最佳的提名書撰寫方式是: 確定總體思路,撰寫提名書初稿,可長句子、可書面化語言; 根據提名書初稿制作答辯PPT,把書面語言轉成圖片語言、口語化語言,并試著演講,根據語言習慣修改詞匯表達; 發明獎和進步獎的提名書模式基本相同,但也有本質區別。 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對三大獎的授獎比例做了重大調整,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的授獎比例從2020年前的15:25:60調整為了18:22:60,加大了對自然獎的支持力度,減少了對發明獎的支持力度。 歷年來講,發明獎的獲獎率高于進步獎,例如2020年發明獎獲獎率為18.7%、進步獎為14.1%,2019年發明獎獲獎率為25.9%、進步獎為20.8%。從全國省部級獎勵申報來看,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申報比列約為15:5:80,發明獎申報數量少,獲獎率也是高的。 但是一個成果到底報發明獎還是進步獎,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介紹如下: 無論是國家獎還是省部級獎勵、社會科技獎勵,填報說明里面都明確要求,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主要技術內容(五頁紙)的撰寫都要求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按重要程度排序,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句話實際上有問題的。 首先是獎勵提名書的基本邏輯,獎勵提名書是給大同行看的,如果打亂了創新點的內在邏輯,外行專家是很難看懂。比如按照成果發展有ABC三個創新點,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把寫作順序調整為BAC或者CAB,外行專家是很難在短時間看懂獎勵材料的。無法看懂的獎勵材料,也是很難有理想結果的。 然后是獎勵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的真正順序是什么?要按照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進行排序,或者說專家易于理解的邏輯來排序。時刻要明白,獎勵提名書是給專家看的,是為專家服務的,要從專家的思維習慣去撰寫材料。 創新點的排序有先后順序和并列順序。一般來說,90%的創新點排序是先后順序;10%的創新點是并列順序,如果打亂順序,不影響理解,那就并列順序。 整體來講,在科技獎勵提名書或答辯PPT中,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按重要性排序是不合理的,要具體項目具體分析,尋求一種最佳寫作模式。 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自然獎對論文的要求從8篇降為5篇,發明獎和進步獎限填10項專利、標準等知識產權。整體而言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對論文和知識產權的要求,不再是數量而是質量。在獎勵提名材料中,如何體現論文和專利的質量是極其重要的。 1、論文的高質量的體現形式 ①發表期刊、影響因子、引用次數(含高水平期刊引用次數)、封面文章、高被引論文、下載排名、搜索排名、列入精選; ②被國際知名專家正面評價、亮點報道、媒體報道; ③獲獎:優博、行業最具影響力論文等獎勵榮譽; 2、專利的高質量體現形式 ①專利獎:中國專利獎(金獎、銀獎優秀獎),國外的專利獎、省部級專利獎;,國際專利布局,專利轉讓\許可\產業化,專利分析等 ②國際專利布局:如果申報發明獎,一般要說明國際專利布局的。 ③專利轉移轉讓許可:專利轉移轉讓許可費越高,說明專利價值越大。 ④其他:專利訴訟、專利分析等。一、科技獎勵提名書的本質
不是小同行說了算,是大同行說了算。
二、獎勵提名書要回答四個問題
三、獎勵提名書與PPT的寫作技巧
四、發明獎、進步獎區別很大
五、獎勵提名等級變化與應對策略
六、學科分類號:一開始就決定了命運
七、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按重要性排序?
八、應用證明、經濟效益真實性審查
九、論文、專利等材料如何體現高質量
十、獎勵提名書該找哪些專家指導?
決定報獎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外行專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