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高技術領域成為最前沿和主戰場。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要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科研院所要強化使命責任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深入分析新形勢新挑戰,準確把握新任務新要求,加快推進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
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要求科研院所加快構建促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成的科技強國,應當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對照這一要求,必須從根本上扭轉科研院所長期形成的亦步亦趨的路徑依賴,著力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
尤其是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競爭挑戰,科研院所必須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通過深化選題機制、科研組織模式等方面改革,使優勢科研力量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強化科技布局,解決基礎研究“脫實向虛”、應用研究“舍近求遠”、技術攻關“趨易避難”等問題。
同時,隨著科學研究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特別是人工智能、大科學、大數據等引發科研范式的重大而深刻變革,要求科研院所強化前瞻科技布局,組織和鼓勵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努力提出新理論新方法、開辟新領域新方向,攻克更多面向未來的前沿引領技術和能夠引發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科研院所形成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源頭看,由于部分科研院所科研布局長期固化,選題機制缺乏需求導向和市場導向,導致有效科技供給不足,許多成果長期“束之高閣”。
從合作機制看,一些科研院所面向市場需求的主動性不足,部分產業主體承接技術轉化、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的機制不健全,創新鏈上下游相關主體的合作“接口”沒有對齊,不利于開展跨部門、跨主體的協同創新合作。
從成果轉化通道看,由于缺乏完善的技術轉移體系、中試驗證平臺和科技金融支持,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仍然存在不少堵點卡點,導致科技成果難以有效轉化應用。
因此,科研院所需要從科技供給、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讓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培育良好創新文化和創新生態,要求科研院所加快深化科技評價和激勵機制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擁有強大的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創新生態和科研環境”。近年來,隨著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科研院所創新文化建設持續加強,科研環境日益改善,但創新生態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從科技評價制度看,“破四唯”不徹底和“立新標”不及時同時存在,一些科研院所還在為爭“牌子”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不少科研人員依然為報項目、發論文、評獎勵、爭“帽子”而分心傷神。
從收入分配制度看,科研院所工資結構不盡合理,科研人員績效工資與項目經費掛鉤過緊,導致部分科研人員盲目爭取項目,不利于聚焦重大任務潛心攻關。
從創新文化看,需要進一步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更好促進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
科研院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科技評價的導向作用,強化精神引領激勵,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弘揚愛國奉獻、勇攀高峰的創新文化,營造唯實求真、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