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涌動的時代,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位研究生都是因為對科研滿懷熱情,才踏上這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學術之路的,這其中大多都只是追求一紙文憑作為相對較好的工作的敲門磚罷了。對于家境殷實的研究生來說,這張紙如虎添翼,然而,對于那些沒有父母托舉的研究生而言,這條路似乎更加崎嶇不平,歸宿也似乎只有兩種:要么在困境中掙扎沉淪,要么憑借一己之力闖出一片天地。
在家境殷實的碩博群體中,很多人自小便習慣了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總有人為其遮風擋雨。但總有一些人,他們來自普通家庭,甚至貧困家庭,父母無法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這些研究生,就像是沒有傘的孩子,只能自己奔跑在人生的風雨中。
像這類沒有父母托舉的研究生,首先要學會的是放棄對公平的幻想,認清自己所屬的階層與社會地位,承認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人。大學,這個曾經被視為象牙塔的地方,在讀研讀博時期就變得異常之殘酷。有的同學憑借家庭的背景和人脈,可以輕松獲得實習機會、offer,甚至未來的職業規劃都已安排妥當。而對于那些沒有父母托舉的研究生來說,他們只能靠自己摸索,為生活費發愁,為未來的方向焦慮。這種落差,讓人心生無奈,卻又不得不面對。
然而,我想說的是“那咋了”,抱怨和嫉妒已然無法改變現狀,唯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在這片荊棘叢中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起點雖低,但終點卻由自己書寫。大學,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資源庫。首先你得學會借力,雖然我不知道老師的經驗、學校的活動、網上的免費課程,如何變為己用,即如何才能短期變現,知道的朋友可以告知我一下下(抱拳了,烙鐵!),但我會利用研究生這個頭銜賺點小錢,我在現實中是比較社恐的,同時也害怕誤人子弟,就沒去做家教什么的,就只有利用公眾號賺點早飯錢,既收獲了些快樂的瞬間排泄了讀研的抑郁情緒,也補貼了自己的生活費。其次還要主動出擊,拒絕被動等待,這是沒有父母托舉的研究生必須堅守的原則。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積極尋找機會,哪怕一開始的路途充滿曲折。
既然什么都沒有,何不以“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心態做事呢?我想歸宿的好壞并不取決于是否擁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而是取決于他們是否愿意在雨中繼續奔跑。有的人選擇了沉淪,他們在現實的落差中逐漸失去了信心和方向;而有的人則選擇了堅持,他們在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沒有父母托舉的研究生,人生之路或許更加艱難,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都能像那些沒有傘的孩子一樣,勇敢地奔跑在人生的風雨中,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因為,歸宿的好壞,從來都不是父母給的,而是我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