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雙一流”建設的核心話題,學科建設已成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10月15日,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正式發布。排名榜單包括94個一級學科,共有486所高校的4924個學科點上榜。相比去年,在本次排名中,共有22所高校的25個學科,強勢闖入前3%或前2名,入列“中國頂尖學科”。在“學科為王”的時代爭當頂尖,展現出了高校在學科建設之路上拼搏的風采!
基礎學科,關鍵支撐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而扎實的基礎學科建設是其中的關鍵。
西安交通大學的數學學科在本次排名中進入全國前3%。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主持完成的弱觀測成像反問題的L(1/2)理論與自適應正則化方法獲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實現陜西省國家自然科學獎數學領域“零的突破”。院士坐鎮下,西交大數學學科的師資力量可謂雄厚。既有大師領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負責人陳志平教授、孟德宇教授,還有中堅力量——國家杰青郗平、孫劍等。西安交通大學足履實地,穩扎穩打,在基礎學科的建設上從不懈怠。2022年開始實施“基礎學科跨越計劃”,提出了15項具體任務、62項落實舉措,強化基礎學科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以應用研究為牽引,打通“前后端”,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和轉化應用能力,形成對人才培養和應用學科的強力支撐。
力學是工程科學的基礎。“國防七子”之一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其力學在本次排名中位居全國第2名,成績亮眼。哈工大力學學科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幾個力學學科之一,后入選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等多項國家重點支持計劃,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獲評為A。哈工大扎根東北,鉆堅研微,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力學方面同樣有卓越成就。據悉,哈工大力學學科畢業生中已有6位成為兩院院士。在長期發展中,力學學科在航天和國防領域重大應用中做到了全國領先,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冷勁松團隊突破了嚴苛的力學環境等挑戰,自主設計并研制了中國國旗鎖緊展開結構,在天問一號著陸器上成功完成了中國國旗可控動態展開,為中國探測器在火星上打上“中國標識”,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形狀記憶聚合物復合材料智能結構應用于深空探測工程中的國家。在今年的嫦娥六號任務中,哈工大力學學科同樣承擔了一系列重要項目,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從“廣寒”探秘到月背“挖土”,從“藍圖繪夢”到“奮斗圓夢”,哈工大力學不斷攀登高峰,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飛行器動力學設計與仿真團隊研制的鉆取子系統地面驗證支持平臺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微)
特色高校,厚積成勢
堅持特色辦學,推動差異化發展,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表現。特色學科、特色專業、特色的培養方式,往往是一所高校發展的生命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其他高校難以替代的地位和特質。
南京林業大學的林業工程學科在本次排名中躍升至全國第1名,展現出學校鮮明的林科特色和林業工程一流學科卓越的建設水平。作為江蘇省、教育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南林厚植綠色優勢,不斷深耕,在大成果、大平臺、大團隊等方面屢創佳績。由南林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施季森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林木良種細胞工程繁育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科研項目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從根本上改變了“一粒種子育一株苗”的傳統繁育方式,推動我國傳統林木種業向工業化轉型升級;周建斌教授主持完成的“農林生物質廢棄物氣化供熱聯產電、炭、肥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構建了完全自主創新、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物質氣化多聯產關鍵技術體系,為助力我國早日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巍巍上庠,百廿星辰,人文淵藪,底蘊深厚,南京林業大學,向著林科國際領先、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愿景目標闊步前行。
作為我國中醫藥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教育部唯一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在中醫藥領域深耕不綴。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學科中藥學2024年拿下學科桂冠。天津中醫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張伯禮院士主持的“中醫藥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創建了中醫藥應對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康”全過程診療模式,降低轉重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天津中醫藥大學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共40余個,其中,有全國中醫藥系統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天津市首個正式揭牌的海河實驗室——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天津中醫藥大學正以科技創新賦能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引領中醫藥走向世界,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天津中醫藥大學如意藥嶺
(圖源:天津中醫藥大學官微)
工科強校,社科登頂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人文社會學科,不僅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也是提升我國文化主體性、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壓艙石”。理工學科與人文社科,看似對立不同,實則相輔相成。在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也有不少工科強校,在人文社科方面表現出了優越的競爭力。
大連理工大學的工商管理學,排名層次由2023年的前7%升至前3%。大連理工大學構建了“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科”的一流學科格局,人文社科的發展并不遜色。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其經濟管理學院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兩個學科同時獲得A-級評價,是國內擁有兩個A級管理學科的6所商學院之一,同時,在2021年實現國際國內頂級商學院認證大滿貫。2024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名單,學校3項人文社科領域研究成果獲獎。其中經濟管理學院孫玉濤教授的著作《中國與全球價值鏈:全球化中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獲得一等獎,這是大連理工大學首次獲得國內最高級別、最具影響力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獎項。同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項目獲批數首次突破20項,共獲批22項,直接經費共計925萬元,項目獲批率首次突破40%大關,達44.90%,是全國平均資助率的近4倍。秉承著“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基本特質,大連理工大學在理工的土壤中滋養出文科的靈韻。
(圖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航空航天特色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經管領域同樣擁有雄厚的實力。其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前身正是為適應航空工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而成立,如今形成了以特色優勢學科為牽引、經濟與管理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學科、專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在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從前7%進步至前3%。南航的管理科學與工程是江蘇省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支撐學科,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A-檔行列,在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中進步至A檔。2024年3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收到英國商學院畢業生協會發來的官方賀信,祝賀學院順利通過BGA國際金牌認證,這是南航學院層面的首項國際商科認證。
英國商學院畢業生協會發來的官方賀信
(圖源:南航經濟與管理學院官網)
錨定目標不放松,踔厲奮發啟新程。如紅日東升,如大潮奔涌,如長風浩蕩,向上向前的力量蘊藏在每一寸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向著未來無限伸展。我國高校必將銳意進取,砥礪前行,以學科建設為基底,堅定不移地朝著建設一流大學目標努力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