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青年與面上項目的資助困境
根據2019年至2023年間的青年基金與面上項目的資助數據分析,出現了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青年基金和面上項目的平均資助強度和資助率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其中,面上項目的變化尤為明顯。若假設2024年的資助強度保持在約49萬元,并且直接資助費用與2023年保持不變,那么面上項目的資助率在今年可能會下降至大約11.5%;相反,若希望將資助率維持在2023年的17%左右,面上項目的平均資助強度則需降低至每項33萬元。資助率的降低與資助經費的減少,正在給青年科研人員帶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2. 改革措施與青年科研人員的期待
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推出了一項重要的改革措施:將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分為A類和B類兩個亞類,其中B類項目專門為55周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設立。這一“賽道”的設立旨在給予年輕科學家更多機會,推動其早日脫穎而出,擔負起更大的科研責任。這一改革無疑為年輕科研人員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但對于大多數青年科研人員而言,最為迫切的需求仍然是能夠獲得青年或面上項目的資助。
3. 資助結構的必要調整
早在2022年初,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績效評價報告就建議,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繼續加強對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的支持,尤其是適當增加面上項目的資助數量,并提高其在自然科學基金總經費中的比重。盡管這一建議得到了廣泛認可,但現實中,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的資助情況依然未見明顯改善。
根據網絡上的爆料,2024年度面上項目的申報量增幅達到了驚人的49.1%,而前一年這一增幅僅為2.6%,2022年為4.6%。如此巨大的增幅如果沒有對應的資助數量的增加,資助率將面臨“斷崖式”下跌的風險。這不僅會讓更多的科研人員無功而返,也將進一步加劇科研領域的“內卷”現象,使得本就艱難的科研環境變得更加嚴峻。
4.未來展望:加大青年和面上項目的資助力度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增加對青年和面上項目的資金支持勢在必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未來的資助政策中,應當進一步提升對青年和面上項目的資助數量,尤其是在資金分配上要給予更多的傾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緩解當前日益嚴峻的科研競爭壓力,激發年輕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從而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注入更多的新血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