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整體科研水平、產出更多科研成果,大部分重點高校都采用“非升即走”制度。新入職的講師若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6年左右)評不上副教授,學校就不再與其續約。
重點高校的青椒講師們對此多有怨言。
目前還出現了一種趨勢:非升即走從講師延伸至副教授。
也就是說,副教授不再是安全的港灣。即使你成功當上了副教授,你也沒資格躺平!
近日,話題#非升即走已從講師延伸至副教授#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副教授非升即走”規定
今年年初,某985大學發布文件規定:新聘任的常規副高崗位教師,如果6年內未獲聘正高及以上崗位,應申請轉為專職科研崗、實驗工程崗或不再續聘。
文件發布后引發眾多關注,有網友概括該規定其實就是“副教授的非升即走”。
去年,網上還傳出了下面兩張圖。它們描述了另一所985的“預聘-長聘”制。
從圖片可知,博士一進高校,就去當預聘助理教授(大部分博士都是走教研系列的),之后一般要先申請晉升預聘副教授,之后再來申請長聘教授。
預聘助理教授和預聘副教授的崗位都是非升即走的。
這就是說,新進教師一般要通過兩次非升即走才能拿到長聘崗位,而有一次不通過,就會被“掃地出門”?而且申請晉升預聘副教授有且只有1次機會。
其中,申請晉升長聘副教授不通過,可以選擇校內轉崗或者調動至校外教學科研單位。試問,這種調整你愿意嗎?
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職稱終身制
事實上,不少高校已經在開展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副教授、教授終身制。
早在2014年,浙江某省屬重點大學啟動了“競爭上崗、能上能下”的職稱改革。同年,該校6名教授降聘為副教授、28名副教授降聘為講師,另有80余人的崗位等級都有降低。
湖南省教育廳發布的《湖南省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也提到要加強年度和聘期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繼續聘用資格”。
除此之外,近年來北京、湖北、江西、河南等省市對高校教師考核提出了“健全”“嚴格”等要求。簡言之,無論是講師、副教授還是正教授,各地政策均強調高校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打破聘期終身制,激發教師活力。
實際情況來看,江西某大學在2020年的第四輪崗位聘任中,有227名專業技術崗人員在崗位競聘中予以低聘;山東某高職2020年的第五聘期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中,1名教授、4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于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
職稱升遷,壓力巨大
“非升即走”制度可能加劇教師的職業壓力,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面對巨大的學術競爭壓力和生活壓力,許多教師可能會感到焦慮、無助,甚至出現心理問題。而身心健康問題,無疑會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和教學質量。
這就是說,新進教師一般要通過兩次非升即走才能拿到長聘崗位,而有一次不通過,就會被“掃地出門”?而且申請晉升預聘副教授有且只有1次機會。
其中,申請晉升長聘副教授不通過,可以選擇校內轉崗或者調動至校外教學科研單位。試問,這種調整你愿意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9383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7411